本文详细介绍了3月31日正式投入运行的兰州公安安宁吾悦广场枫桥式警务站,这是全市首个具有兰州特色的“田字型、高等级、枫桥式、智慧型”警务站。文章从警务站的规模、功能布局、硬件配置、各功能区作用、智能化装备体系以及指挥中心架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还提及了兰州公安未来的建设规划。
在3月31日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里,兰州公安安宁吾悦广场枫桥式警务站正式闪亮登场,在街头开启了它守护城市平安的使命之旅。这一警务站可不简单,它是兰州市首个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独具兰州特色的“田字型、高等级、枫桥式、智慧型”警务站,宛如一颗闪耀的新星,为兰州的社会治安防控增添了强大的力量。
这座建筑面积达380平方米的警务站,宛如一个功能强大的“平安前哨”。它巧妙地将智慧警务与便民服务完美融合在一起,依托兰州公安强大的大数据支撑,实现了“情指行”的一体化高效运行。同时,它还积极与社区治理平台联动,进一步完善了家门口的“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让“治未病”预防警务、“街面化”主动警务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落地见效,切实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宁。
“警务站采用了‘四站两室一中心’的创新功能布局”。在硬件配置方面,警务站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这里配备了警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柜、警用摩托车等一系列先进装备,还有5G执法记录仪、可视化对讲机等智能化设备。这些高科技装备的加入,就像是给街面巡控插上了翅膀,大大提升了整体效能和快速反应能力,让违法犯罪行为无处遁形。
作为核心功能区的警务服务站,处处彰显着便民的理念。这里配备了先进的自助服务终端和便民蜂巢,群众只需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办理多项公安业务,真正实现了“只跑一趟”的便利服务,极大地节省了群众的时间和精力。警网工作站则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将公安警力、社区网格员和物业保安等力量汇聚在一起,实现了警情的快速处置与矛盾纠纷的及时调解的无缝衔接,让社区更加和谐稳定。在家事直说站,三级调解模式就像一个精准的“纠纷过滤器”,让各类纠纷得到分级分类处理:简单纠纷现场就能调处,治安纠纷可以在站内化解,复杂纠纷则通过联动调处。这种方式既及时化解了矛盾,又有效解放了警力,实现了双赢。而温馨的劳动者驿站,就像城市中的一个温暖港湾,为民警、环卫工人、外卖骑手等户外工作者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场所。站内配备的饮水机、微波炉等设施,让这些在户外辛勤劳作的人们能够感受到一份来自城市的关怀和温暖。
当你走进警务站的智能装备室,仿佛进入了一个高科技的世界,一系列高科技警用装备让人眼前一亮。无人机小组组长火宏伟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最新配备的警用无人机。他介绍说:“这些无人机搭载了先进的自动巡航系统,可以按照预设航线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逻,巡逻覆盖范围较传统方式提升了3倍。”该警务站创新打造了六大智能化装备体系,全面升级了警务实战能力。并且以智能装备室和值班备勤室建设为核心,打造“科技赋能 规范管理”双轮驱动模式,全面提升了快速反应和综合保障能力,让警务站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
走进警务站的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辖区各重点区域的监控画面,一切尽收眼底。这里创新设置了“一长六席”指挥架构,实现了交警、城管等部门的常态进驻。通过分局情指中心与警务站指挥分中心的“一统两分”勤务模式,形成了“情指中心吹哨、警种部门报到、属地秒级响应”的高效指挥机制,大大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
展望未来,兰州公安有着宏伟的规划。他们将在全市城区建设20个街面警务站,努力营造“民至如家、警至如家”的和谐氛围,实现打击犯罪、接警处警、服务群众、矛盾调处“四个街面化”,全维度加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让兰州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安全、更加美好。
本文介绍了兰州公安安宁吾悦广场枫桥式警务站的正式运行,该警务站具有兰州特色,集多种功能于一体,配备高科技装备,各功能区分工明确,智能化装备体系和指挥中心架构先进。未来兰州公安还将建设更多街面警务站,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为市民创造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