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钉钉创始人陈航回归钉钉掌舵一事展开,详细介绍了陈航过往在钉钉的经历、出走原因、创业情况,以及此次回归的背景和钉钉当前的发展状况,分析了阿里召回陈航的意图以及陈航回归后钉钉在AI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近日有消息传出,钉钉创始人、前CEO陈航(花名:无招)已确定将回归钉钉,重新执掌钉钉大局。陈航在2021年从阿里巴巴集团离职之后,便踏上了创业之路,创办了两氢一氧(杭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如今,阿里集团计划收购无招创办的两氢一氧公司的投资人股份,待交易完成,无招将正式出任钉钉CEO,而现任钉钉总裁叶军(花名:不穷)则会回到阿里集团。
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在业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当下“AI驱动”战略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阿里迫切需要在应用端找到合适的落地途径。此前,夸克负责人吴嘉已经挑起了AI C端(消费级)应用的大梁,如今阿里将“钉钉之父”陈航请回来,显然是希望借助他丰富的产品经验,在B端(企业级)市场这场硬仗中取得胜利。
▍曾因“云钉一体”战略而出走
时间回溯到2014年1月,钉钉的故事由此开端。当时,陈航带领着“来往”团队开始孵化一款全新的产品——钉钉,将目标精准地锁定在企业服务赛道。要知道,那时微信的突然崛起,让阿里等一众互联网企业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在尝试用“来往”APP与微信竞争却以失败告终后,陈航另辟蹊径,从企业社交领域入手,并于2015年正式推出了钉钉。
从2016年到2018年,这无疑是陈航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钉钉脱颖而出,成为了企业级应用领域的佼佼者。2017年,在国家科技部发布的独角兽榜单上,钉钉的估值成功突破110亿元,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钉钉的战略地位在2019年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年6月,在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中,钉钉首次被纳入阿里云体系。陈航的汇报对象也变成了时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
一年后的阿里云峰会上,张建锋提出了“云钉一体”战略。时任阿里CEO张勇(花名:逍遥子)对这一战略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云计算的基础技术能力由阿里云智能来提供,钉钉则在阿里云智能中承担“端”智能的角色。随后,钉钉升级为大钉钉事业部,与阿里云实现了全面融合。而陈航也被调任至集团,担任张勇的特别助理。
据熟悉阿里情况的人士透露,陈航在担任张勇助理的这一年里,主要负责考察中国乡村的数字化发展机会,这在很多人看来就像是坐“冷板凳”。但陈航并没有因此而懈怠,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充分利用这段“赋闲”时光,走访调研了国内500个县,将“冷板凳”坐成了“高铁座”。
到了2021年,被逐渐边缘化的陈航最终选择离开阿里,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陈航后来在一次对外采访中解释道:“集团要推行云钉一体化战略,我只能选择离开。公司的目标客户变成了各种大企业,而钉钉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在战略方向上我和集团存在一些分歧。但钉钉始终是集团的重要资产,以集团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也是无可厚非的。”
此次陈航的回归,也意味着张勇时代的“云钉一体”战略彻底画上了句号。早在2023年,随着阿里集团“1 + 6 + N”组织变革的启动,钉钉就不再由阿里云分管,而是直接由阿里集团进行管理。同年9月,张勇离任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由蔡崇信接任董事会主席,吴泳铭接任CEO。
一位企业软件领域的资深业内人士向媒体表示,“云钉一体”战略提出之后,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云计算和协作类软件,虽然在客户群体上有一定的重叠,但它们之间缺乏足够的粘性和互补性。”
▍与阿里高层关系紧密
值得注意的是,在陈航离开阿里创业的这段时间里,他与阿里高层的联系并没有中断。他创办的两氢一氧吸引了元璟资本成为天使轮投资者,而元璟资本的创始人正是阿里现任CEO吴泳铭。在阿里资源的支持下,元璟资本推动两氢一氧的初始估值达到了30亿元。
不过,陈航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两氢一氧陆续推出了HHOGene GPods数字光耳机、HHOLOVE智能猫砂盆,以及面向日本市场的购物平台7sGood。有关注两氢一氧的人士透露,HHOGene耳机曾在淘宝上架销售,但如今相关店铺已经关闭。
从招聘网站的信息来看,两氢一氧目前仍有数十个岗位在招聘,包括商品供应链总监、行业运营总监、跨境电商产品经理等。
据悉,阿里集团计划收购陈航创办的两氢一氧公司的投资人股份,交易完成后,陈航将正式出任钉钉CEO。有知情人士透露,当年陈航创业时就有传闻称,如果创业失败,他将会被阿里收购并回归。
媒体了解到,陈航与阿里高层有着深厚的渊源。1999年,陈航曾在阿里实习,他的实习导师正是吴泳铭。之后,陈航前往日本进修并留在日本工作,但在此期间他一直与马云保持着密切的交流。2010年,在吴泳铭的邀请下,陈航回到了阿里。此次陈航再次执掌钉钉,无疑是源于阿里高层对他的信任。
在2023年8月的钉钉生态大会上,陈航曾以神秘嘉宾的身份登台进行开场演讲,当时就引发了外界的猜测,认为这位“钉钉之父”可能会重新执掌钉钉。
▍迎接AI时代,钉钉的战略地位提升
陈航重新执掌钉钉后,现任钉钉总裁叶军(花名:不穷)将回到阿里集团,接受新的工作安排。
在过去的几年里,叶军带领钉钉开启了商业化进程。2023年5月,叶军提出希望钉钉能够在三年内实现收支平衡,这也是阿里集团在开启“1 + 6 + N”组织变革后,对钉钉提出的战略要求。
钉钉作为“1 + 6 + N”架构下的N公司,属于阿里的创新业务。当时有消息称,阿里集团会在资金上支持创新业务三年,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业务需要依靠自身的经营所得和外部融资来实现独立生存。
钉钉的商业化进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4年11月14日,叶军在2024秋季钉峰会上宣布,2025上半财年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年度经常性收入)远超2亿美元。
然而,随着AI应用端竞争的日益激烈,阿里集团希望能够尽快在产品侧找到合适的落地方式。
其中,AI To C领域的大旗已经交由吴嘉来扛起,这从近期夸克业务的调整中可见一斑。目前,夸克已经成为阿里AI ToC领域优先级最高的业务之一。其最新版本被阿里称为“AI旗舰应用”,夸克负责人吴嘉也从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升任集团副总裁、夸克CEO,直接向吴泳铭汇报。甚至通义App也从阿里云划给了吴嘉负责。媒体注意到,一向在投流方面较为谨慎的阿里通义,也开始开展广告营销活动。
在AI To B领域,钉钉被吴泳铭视为面向企业端的重要AI应用资产。吴泳铭在阿里最新财报会上表示:“未来在企业端会有非常多利用AI重塑企业内协作、协同的场景和机会。”
作为钉钉的创始人,陈航显然被寄予了厚望,阿里希望他能够扛起AI To B的大旗。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陈航一直怀揣着强大的产品梦想,希望能够独立打造出钉钉的一番事业,他还曾发行过钉钉内部的股票。当前,阿里的AI战略急需落地,召回陈航这位对产品有着狂热追求的人,或许是希望他能够利用更多的资源进行大胆尝试,在企业服务和AI的结合方面带来更大的变革。
据了解,陈航创业时带走了一批钉钉的核心骨干,包括原钉钉副总裁朱鸿、原钉钉首席架构师和CTO甘聪、原钉钉市场部负责人甘聪等。随着陈航的回归,这些核心成员有望一同回到钉钉。
对于陈航能否为钉钉带来AI领域的新气象,部分企业级软件从业者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当前国内B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虽然各大企业都在大模型应用上投入大量资源以提高效率,但钉钉面临的战略选择至关重要。是尽快推出具有颠覆性的AI融合产品以抢占市场先机,还是稳扎稳打、谋定而后动,这需要对市场需求和技术成熟度进行精准的判断。”
本文围绕钉钉创始人陈航回归一事,深入剖析了他的过往经历、创业情况以及此次回归的背景和意义。陈航的回归标志着阿里“云钉一体”战略的终结,同时也反映了阿里在AI时代对B端市场的重视。虽然钉钉在商业化进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AI To B领域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陈航能否带领钉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