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阿尔茨海默病展开,讲述了这种疾病给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的困境,介绍了国家应对老年期痴呆的行动计划,从新药研发、早期诊治和社会关爱等方面阐述了为对抗阿尔茨海默病所做出的努力,展现了一场多方参与的“记忆保卫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会看到这样令人痛心的场景:刚刚放下的东西,老人转眼就忘得一干二净;那些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日用品名称,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慢慢认不出身边的亲人,最终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阿尔茨海默病就如同一块“脑中的橡皮擦”,无情地抹去患者的记忆,让上千万老年人及其家庭陷入困境。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健康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痴呆防控科学知识的基本普及,全面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对老年期痴呆风险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并进一步完善规范化诊疗机制。
那么,能否为记忆的擦除按下“暂停键”呢?从新药的研发,到早期的干预措施,再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一场多方参与的“记忆保卫战”已然打响。
新进展:治疗选项在增多
阿尔茨海默病被人类识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遗憾的是,这种疾病的病因至今仍不明确。目前,主流学说认为,β淀粉样蛋白等物质在大脑内沉积形成斑块,破坏了神经元,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减退、词不达意、判断力下降等脑功能异常,以及性格行为的改变。许多治疗方式也正是围绕这一机理展开的。
3月底,一款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多奈单抗注射液在国内正式上市。公开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最高可减缓35%的认知和功能衰退。不过,伴随着治疗效果而来的,还有脑水肿、脑出血等一些潜在副作用。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伟介绍说,这一新药可以通过清除淀粉样蛋白斑块来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速度,从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它的出现,将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增加更多的选择。
如果把抵御阿尔茨海默病比作在暗夜中艰难前行,那么如今,火把正在一个接一个地被点燃。近年来,陆续有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获批上市,特别是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物医药研究部学术主任刘瑞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这一领域的新药研发投入巨大,成功率较低,但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科研人员仍在坚持不懈地攻坚,并从不同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早诊治:让遗忘慢一些
北京市民王先生最近带着父亲来到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痴呆门诊。王先生说:“父亲最近出现话说不清楚、情绪改变等情况,我想来寻求一下医生的专业意见。”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高晶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并不仅仅局限于“记忆力下降”。如果出现分不清当下的季节、找不到回家的路、叫错东西名字、说话只说半句或者性情改变等情况,都有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表现。
如果无法阻止记忆的橡皮擦,那么至少可以让它擦得更慢一些。王伟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慢性病变,目前很难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早干预、早诊治来延缓疾病的进展。”轻度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以通过认知训练,让大脑保持在较好的状态。对于适合使用相关药物治疗的患者,早期用药也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王伟特别提示,如果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获取专业帮助。既不能轻视病情,也不要因为认为“无药可医”而延误治疗。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一年内就诊率约为30%,认知率较此前有了大幅提高。
多关爱:更好守护“老小孩”
河北省保定市居民张女士,已经照护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十余年了。在长期的照护过程中,她总结出了一些实用的小技巧,比如给家中的常用物品贴上标签,在母亲的衣服上缝上写有家人手机号的标签等。
对抗阿尔茨海默病,一半靠医疗手段,另一半则要依靠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关怀。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康琳表示:“耐心倾听、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和共情非常重要。”在与患者交流时,要保持耐心,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同时,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控制语速,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对话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方式传达关爱与支持。
除了日常的交流关怀,还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帮助患者增强情感联系和锻炼能力。例如,通过看老照片、听老歌等方式,帮助患者回忆美好的往事;通过拼图、积木等简单的益智游戏,锻炼患者的手眼协调和思维能力;设置提醒工具,帮助患者记忆重要事项。
来自社会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 – 2030年)》特别提出,要增加痴呆老年人照护服务供给,支持城乡社区建设相关照护设施,鼓励支持建设痴呆老年人专门照护机构,加强职业教育痴呆照护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在全国多地,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患者的诊疗和照护体系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到2025年年底,广州将建成不少于4000张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并为认知障碍者的家属提供专业化培训;山东省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转诊和干预服务,提高就诊率。
这场“记忆保卫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诊疗照护中的每一份关爱、新药研发中的每一步进展,都在为患者争取更多“记得”的时光。
本文详细介绍了阿尔茨海默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痛苦,阐述了国家的应对计划。从新药研发取得新进展,为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强调早期诊治能延缓疾病进展;呼吁家庭和社会给予患者更多关爱等方面,展现了多方参与对抗阿尔茨海默病的努力,旨在为患者争取更多保留记忆的时间。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