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重庆市启动的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三年行动展开,介绍了行动方案的目标、各方面具体举措,包括产业发展、项目载体、劳务品牌培育等,还提及服务提质、返乡创业扶持等内容,并列举了一些已取得的成效案例,最后表示将全方位推进落实目标任务。
农民工群体,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对国家现代化建设起着关键推动作用。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不仅是保障产业用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迫切需求,也是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有效办法。3月2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重庆市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该方案以农民工就业意愿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规划实施十大专项行动,精准推动农民工就近就业。明确在2025 – 2027年期间,全市每年新增农民工就近就业人数将超过30万。
在产业发展层面,重庆实施就业容量拓展行动。一方面,全面落实社保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积极推广“直补快办”“免申即享”服务,稳定现有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做强现代制造业集群,推动房地产和建筑业回暖,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每年计划新吸纳大量农民工就业,针对用工需求大的行业,还会开展专项供需对接活动。
在项目载体方面,实施就近岗位开发行动。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挖掘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的用工潜力,建设劳动密集型就业帮扶车间。对于新认定的就业帮扶车间,给予最高50万元/个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并且,加大政府购买基层社会服务的投入,拓展乡村公益性岗位,每年公益性岗位数量将稳定保持在10万个以上。
劳务品牌培育行动也在加快推进。每年新培育市级劳务品牌10个以上,每个品牌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补。各区域会依据自身特色,打造中高端技能型、高品质服务型和文旅类等不同类型的劳务品牌。此外,还将实施家政品牌培育计划,每年新增家政从业人员2万人以上。
技能素质提升行动致力于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每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以上,确保培训后总体就业率达到60%以上。通过调整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开展项目制培训,实施企业职工学历技能双提升计划等举措,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灵活就业支持行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支持新业态发展。每年新打造30家以上零工市场(驿站),为符合条件的从业者提供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市外回引就业行动依托驻外劳务办事机构等,动态掌握重庆籍农民工的返乡意愿。举办“春暖农民工”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每年开展线上线下招聘3000场次,运用数字化平台推送就业信息,支持跨区县劳务协作。
2025年“春暖农民工”大型招聘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服务提质方面,实施困难农民工帮扶行动、劳动权益维护行动以及公共服务保障行动。健全大龄农民工就业帮扶机制,积极收集适合大龄农民工的保安保洁、仓库管理、工厂物料整理等岗位,开展送岗上门活动,助力大龄农民工实现就近就业。推进社保高质量扩面,深入开展治理欠薪工作。每年开展新市民培训10万人次,举办“重庆农民工日”等活动,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将农民工公共服务纳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为农民工落户提供便利,保障其随迁子女的就学权益,强化住房保障,开展新市民培训和文化活动,加强工会驿站(渝工港湾)建设。
此外,重庆市还开展返乡创业扶持行动,深化创业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信息库与招商团队,提供融资、用工等保障。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个人、小微企业可分别申领最高30万元、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贴息。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给予最高8000元/户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同时建立“导师库”提供服务,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优化创业环境,推动“渝商回归、外商来渝”。
北碚西山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内企业直播助销西瓜。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重庆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在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多方示范效应。江津区西部食谷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自2015年成立以来,依托标准化厂房和创业孵化基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平台,累计入驻企业148家,带动就业近4000人。该园区在2017年获批市级创业园资质,并获得60万元建设补助。巴南区农民工刘学洪自2021年起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累计获得补助25643元。云阳县双江街道专职劳务经纪人谭利通过组织技能培训、精准对接用工需求,获评2024年云阳县强县富民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成为基层就业服务的标杆。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部门左右协同、市区(县)上下联动,主城都市区与山区库区对口帮扶,全方位推进目标任务落实,形成“大就业”工作格局,有力促进就近就业、保障产业用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本文详细介绍了重庆市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三年行动的方案内容,涵盖产业发展、项目载体、劳务品牌培育等多方面举措,还提及服务提质和返乡创业扶持等内容,并展示了已取得的部分成效。未来通过多方协同合作,有望全方位落实目标任务,推动农民工就近就业,为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