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近期非洲多国的外交动态,详细介绍了马里、尼日尔以及布基纳法索退出法语国家组织这一事件,并回顾了相关背景信息。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当地时间3月18日,一则重磅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马里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郑重发布声明,声明中明确指出,鉴于法语国家组织在马里政治过渡期内的种种表现,该组织无视马里的国家主权,并且不支持马里实现其人民的合法愿望。基于这样的情况,马里政府经过慎重考虑,正式决定不再成为法语国家组织的成员。
△尼日尔(资料图)
事实上,在此之前,已有国家做出了类似的决定。就在3月17日,尼日尔外交部对外宣称,尼日尔政府已经下定决心退出法语国家与地区国际组织。而且,根据法国媒体的相关报道,同为萨赫勒国家邦联成员的布基纳法索也早已做出了退出该组织的决定。
回顾历史,2023年7月,尼日尔国内发生了军事政变这一重大事件。到了同年12月,法语国家组织通过了一项决议,暂停了尼日尔在该组织的会员资格。面对这样的举措,尼日尔方面迅速做出回应,决定暂停与法语国家组织的所有形式合作,这也为其最终退出该组织埋下了伏笔。
再把时间线拉回到1970年3月,当时21个法语国家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召开的重要会议上,共同签署了成立文化技术合作局宪章。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动,标志着法语国家组织正式成立。
近期马里、尼日尔以及布基纳法索等国相继退出法语国家组织,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该组织在协调成员国关系、尊重国家主权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同时,这些国家的退出也可能对法语国家组织的未来发展和影响力产生深远影响,后续情况值得持续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