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的“汉唐火洲丝路风采”——新疆吐鲁番汉唐文物精品展的情况,介绍了展出的54件汉唐时期文物的出处、部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稀世珍品“高昌吉利”铜钱的相关谜团。
在清明假期期间,吉林省吉林市热闹非凡,一场名为“汉唐火洲丝路风采”的新疆吐鲁番汉唐文物精品展正在这里盛大举行。此次展览中,共有54件来自新疆出土的汉唐时期珍贵文物集中亮相,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观展,大家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丝绸之路昔日的“繁华”景象。
现场,游客们正专注地观展。瞧,他们脸上满是好奇与惊叹。(摄影:石洪宇)
据了解,这些展出的珍稀文物种类丰富,有钱币、布料、竹笛、彩绘男立俑等等。它们分别出自鄯善三个桥墓地、阿斯塔那古墓、巴达木墓地、木纳尔墓地等。这些文物的年份跨度较大,约在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07年之间,每一件都承载着那段悠久历史的记忆。
其中,一枚五铢钱吸引了众多目光。它色泽古朴,仿佛在静静诉说着背后的历史故事。这枚五铢钱见证了汉军将士进入西域戍守屯田的那段历史,是那段峥嵘岁月的实物见证。还有那支制作精致的竹笛,其材质来自中原地区,却出土于鄯善三个桥墓地。这一发现意义非凡,充分说明了汉王朝对西域的统一管辖促进了物资的交流,让中原与西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展台上,新疆吐鲁番汉唐文物精品展上展出的文物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摄影:石洪宇)
吐鲁番市文博院馆员向大家介绍,这次展出的“高昌吉利”铜钱被视为稀世珍品。它有着独特的外形,呈圆形,边轮较厚,外形与中原地区秦以来圆形方孔钱币一致,钱面顺时针铸楷书“高昌吉利”四字。然而,这枚铜钱的用途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高昌吉利作为铜钱本应参与流通,但吐鲁番巴达木等墓葬出土的高昌吉利铜钱多放置于墓主眼睛。”这位馆员进一步介绍道。面对这一奇特现象,许多专家只能根据麴氏高昌时期交易多用银钱的情况,推测该钱为冥币或是纪念币,但这也仅仅是推测,真相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本文介绍了在吉林市举行的新疆吐鲁番汉唐文物精品展,展出的54件汉唐文物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这些文物不仅种类丰富,且出自多个墓地,年份跨度大。部分文物如五铢钱、竹笛等背后有着独特的历史故事,而“高昌吉利”铜钱的用途更是成谜。此次展览让人们近距离感受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也为研究汉唐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