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助力嵊州小笼包“触网”,产业发展势头正旺!

记者探访浙江绍兴嵊州的越鲜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嵊州小笼包的热闹场景。深入介绍了绍兴市在扶持嵊州小笼包产业发展上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成立联合会、建立数字化生产线、规范直播经营、发展“直播+龙头企业+源头工厂”模式、与MCN机构合作等,同时还强调了保障小笼包质量的措施,如构建食安屏障、启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展现了嵊州小笼包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美好的一天,就从一笼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嵊州小笼包开启!”近日,记者专程来到坐落于浙江绍兴嵊州的越鲜食品有限公司。踏入公司的直播间,只见主播正绘声绘色地向观众们介绍着小笼包的手工制作技艺。直播间内气氛异常热烈,观众们互动频繁,一条条留言不断滚动,网络端的下单信息也如同雪花般纷至沓来……

嵊州小笼包,作为浙江极具特色的地方美食,近年来不断拓展销售渠道。而直播带货,已然成为其打开市场的重要途径。越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为了打响嵊州小笼包这一品牌,在绍兴市场监管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当地成立了全国首个小笼包企业联合会。这一举措进一步完善了整个产业的管理体系。同时,我们公司还建立了数字化生产线,这在直播带货的合规经营方面,避免了不少潜在的风险隐患。”

史明回忆道:“我们是嵊州市最先开展小笼包直播的企业。在直播初期,宣传小笼包时使用了‘最好吃’等极限用语,这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嵊州市市场监管局主动介入,对我们的主播及管理人员开展了专项培训。明确指出了禁用极限词、虚假功效宣传等红线,并通过数字技术实时监测违规话术,拦截风险表述。”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该企业的直播间粉丝量迅速增长。如今,企业的日销售额能达到20万元,一跃成为嵊州规模最大的小笼包电商企业。

越鲜直播间的火爆场景,仅仅是绍兴扶持嵊州小笼包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绍兴市充分发挥平台经济的作用,助力嵊州小笼包产业触网腾飞,逐步构筑起了一个富民大产业。截至2024年,全国嵊州小笼包门店数量已突破3万家,产业总产值突破140亿元,同比增长40%。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3万家庭、10万人口实现就业增收。嵊州市“地方小吃‘创富增收’模式探索”更是入选了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

绍兴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贾浩波表示:“我们通过培育新兴业态,激活产业新动能,就是要擦亮嵊州小笼包这张浙江小吃文化的‘金名片’。”绍兴大力发展“直播 + 龙头企业 + 源头工厂”模式,通过场景化展示现包现蒸的生产工艺,培育出了“越鲜食品”等标杆直播间30余个,其中10个直播间年销售破千万元。

目前,绍兴已经与头部MCN机构展开合作,开展内容策划、制作和推广服务。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将嵊州小笼包直播转化率提升至6%,直播间单场最高观看量突破百万人次。

“嵊州小笼包产业的发展既要流量更要质量。”嵊州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范奇军强调。嵊州市以数智溯源构建食安屏障,依托嵊州“电子食安身份证”系统,打造了“小笼码”。消费者只需通过微信扫码,就能清晰地看到小笼包原材料采购、检验、生产、仓储、销售、运输等全流程信息,全链条保障食品质量,有效解决了网络食品安全问题。据统计,消费者已累计扫码12万余次。此外,“嵊州小笼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正式启用。同时,通过出台《嵊州小吃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建立“财政 + 金融 + 土地”政策包,对年直播销售额超500万元企业给予营销费用30%的补助。

文章围绕绍兴嵊州小笼包产业展开,讲述了越鲜食品公司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小笼包的情况,介绍了绍兴市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扶持举措,包括规范直播、发展新模式、与MCN机构合作等,还强调了保障小笼包质量的措施和相关政策支持,展现了嵊州小笼包产业在流量与质量兼顾下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可观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867.html

(0)
东京迎荷东京迎荷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