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存在无病乱修、小病大修、乱收费等坑骗消费者的问题,回顾了该平台此前也曾被曝光及致歉情况,分析了其乱收费的原因,介绍了平台的发展模式、营收情况和高投诉量,最后讲述了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公司的调查及相关产品质量抽查情况。
在2025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如期而至,这一备受瞩目的晚会再次曝光了一系列行业乱象。其中,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被点名批评,该平台存在无病乱修、小病大修以及乱收费等恶劣行为,严重坑骗了消费者。就在曝光当日晚,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紧急发布了道歉声明。
其实,早在去年的“315”节目中,地方媒体就曾曝光过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的类似问题。当时,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也进行了致歉,并声称会“铭记于心”。然而,如今看来,他们并没有真正将消费者的权益放在心上。
深入探究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乱收费、价格虚高且不透明、小病大修等问题的根源,高比例抽成是一个重要因素。啄木鸟维修在订单上的收入占订单支付总金额的约40%,这一抽成比例相较于其他维修平台高出两到三倍。如此高的抽成,无疑给维修服务的价格和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啄木鸟维修作为一个在2024年1月、10月两度向港交所递表的维修平台,其财报表现看似相当出色。在2021至2023年期间,该公司的营收分别达到了4.01亿元、5.95亿元、10.11亿元,到2024年上半年,营收更是达到了6.2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45.07%。更令人惊讶的是,其在上述三年的毛利率分别高达80.5%、81.4%和84.2%,简直堪称一台“精简高效”的盈利机器。
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有着不短的发展历程,它创始于1995年,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国伟最初是从一线维修工人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啄木鸟提供的服务范围已经非常广泛,覆盖了逾300个主要家电和家居设施类别,包括家电维修、防水补漏、家具维修以及电子产品(如手机及笔记本计算机)维修等。而该平台得以快速实现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采用了高抽成与重营销的发展模式。
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将工程师也视作“客户”,而非公司的雇员或者派遣员工,这就意味着双方不存在劳动或雇佣关系。由于公司40%的抽成比例较高,工程师若想要赚得更多,要么增加接单量,要么就不得不报高于市场价的费用或者采取其他手段进行乱收费。而且,家庭维修行业本身就是一个缺乏标准化服务的行业,存在维修过程不透明、服务价格不透明、服务质量不统一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综合起来,导致了消费者对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的投诉量居高不下,一年高达40多万起。啄木鸟的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 – 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啄木鸟分别收到约20.7万宗、23.9万宗、44.2万宗及45.3万宗来自交易消费者的投诉,其中大部分投诉都与价格或对服务订单的回应有关。
针对重庆啄木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无病乱修、小病大修、乱收费,坑骗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的问题,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市区两级执法力量,出动执法人员80余人,进驻重庆啄木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及其分子公司。此次执法行动重点对维修工的抽成规则、员工培训、对外宣传、业务推广、零配件产品质量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执法人员还现场提取了重庆啄木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日常经营活动及业务往来的部分证据资料。
与此同时,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对其子公司——重庆百家家维电器有限公司库房内的相关产品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在库房内发现存放有燃气软管、LED平板灯、电机三种涉嫌无3C强制认证的产品,执法人员当场对上述产品采取了扣押强制措施。
本文围绕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展开,从央视315晚会曝光其乱象入手,回顾过往被曝光情况,分析其乱收费根源、发展模式、营收与投诉情况,最后介绍了监管部门的调查和抽查行动。这反映出该平台虽有亮眼财报,但在经营中存在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监管部门的介入体现了对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维护。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