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差评区被控评,谁来守护消费者权益?,直播电商“虚假好评”成风,公平竞争环境岌岌可危

本文聚焦直播电商平台出现的差评区被控评、被操纵现象,深入剖析了刷单控评行为对消费者权益、网络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和社会诚信体系造成的不良影响,强调了打击这一乱象需要商家、平台等各方共同努力。

在如今的网络购物场景中,时常能听到消费者发出这样的疑惑:“差评区怎么是一致好评?”“之前的差评在评论区找不到了?”相关报道显示,当一些传统电商平台对商品评论区的管理逐渐规范之后,直播电商平台却悄然滋生并蔓延起了差评区被控评、被操纵的不良现象。

直播电商差评区被控评,谁来守护消费者权益?,直播电商“虚假好评”成风,公平竞争环境岌岌可危

网络配图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网络购物时代,部分电商直播商家为了追求利益,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们通过“雇佣水军”来进行刷单控评,使得消费者在浏览商品评论时,看到的几乎全是“好评”。有些买家满心期待地收到商品后,却发现与预期相差甚远,后悔不已。当他们想要到差评区去“吐槽”自己的真实感受时,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这些“输出”仿佛如“石沉大海”一般,根本无法在评论区显示出来。这种刷单控评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网络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也对社会诚信体系造成了冲击。

刷单控评干扰消费者决策,本质上就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在网络购物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消费者往往会受到商品的图文展示、宣传视频、其他用户的评论以及主播的介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商品质量做出判断。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虽然“差评权”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直接提及,但在网络购物蓬勃发展的当下,“差评权”实际上是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督权、批评权等权利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具体体现。让消费者能够拥有真实有效的“差评权”,他们就可以凭借自己的亲身购物经历,为其他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互联网消费者之间的互助,还能优化用户的购物体验,让更多人能够真正享受到网络购物的便捷。

刷单控评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重影响网络购物市场的正常秩序。在直播电商领域,“改差评”“删差评”“好评返现”等行为屡见不鲜。甚至有些不良商家在社交平台上“明码标价”,声称“能在24小时内将差评区好评率提升至90%以上”。这种“刷单控评”的做法,短期内看似能够快速提升商品的销量和热度,但从长远来看,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会加剧“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近年来,浙江、四川等地警方破获了多起“网络水军”大案,这些案件不仅涉案金额巨大,而且参与人数众多,充分说明了刷单控评问题的严重性。

要打击刷单控评这一乱象,需要商家和平台进行自我约束,并且相互监督,各方共同努力。商家作为商业活动的主导者,应该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而平台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不仅要为主导者提供一个稳定的商业环境,更要对商家的商业行为进行监测和规范,绝不能为了追求流量和收益,成为刷单控评行为的“帮凶”。

本文指出直播电商平台出现的差评区被控评、被操纵现象,分析了刷单控评对消费者权益、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危害,强调打击这一乱象需要商家和平台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购物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075.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