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展开,详细阐述了方案中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的举措,包括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两个方面,并指出提振消费关键在于切实行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近日,中办、国办正式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紧密结合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全面部署了8个方面共30项重点任务。它从居民增收减负、扩大高质量供给、优化消费环境等多个维度出发,提出了具体且精准的消费提振举措,旨在破解制约居民消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方案》开篇就明确提出“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这一举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套协同发力的“组合拳”,不仅着眼于当下,更考虑到了长远发展。它通过为民众带来切实的民生福祉,从根本上持续激发消费活力,推动消费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承认,居民的消费能力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直接相关。一方面,“增收”能够让居民可用于消费的资金增多;另一方面,“减负”则可以减轻居民在生活关键领域的必要开支压力。这“一加一减”的操作,有助于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2025年3月,在粤桂劳务协作春风行动招聘活动现场,众多求职者正认真了解岗位信息。这一场景也反映出就业与增收的紧密联系。
先来说说“加法”。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向来是“量入为出”,消费能力直接取决于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石和前提。《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了首要位置,从四个关键方面进行布局,即“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其中,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广大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方面,《方案》围绕就业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综合施策。这是为了推动涉及面最广、最需要保障的群体性、劳务性收入能够稳定增长。而财产性收入更能激发居民的消费意愿,有效拉动居民消费增长。为此,《方案》在拓宽财产性收入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例如,通过多种方式稳定股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与稳市机制建设,加快打通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入股市的通道等。这些举措都是针对现存问题进行的精细化解决。
在杭州的一家普惠性托育机构里,保育老师正耐心地逐一哄睡小月龄宝宝。这一场景也体现了民生事项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再看看“减法”。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项,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是影响消费潜能释放的重要因素。这些民生大事,对于每个个体、每个家庭都至关重要。如果当期支出负担压力大,而且未来还存在支出的不确定性,居民就会倾向于增加预防性储蓄,从而减少当期用于消费的可支配收入。
针对这些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事项,《方案》推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减负措施,如发放育儿补贴、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等。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精准推进,将有助于系统性地减轻人们的后顾之忧,进而对提振消费发挥积极作用。可以说,这些减负举措就相当于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关键在于切实行动。此次《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特别突出“专项行动”这四个字,这是对今年政府工作“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具体落实。接下来,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结合各自实际情况积极响应、系统发力。如何促进宏观经济发展与个体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如何让美好生活进一步真实可感、触手可及,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调了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的核心举措,分别阐述了“增收”和“减负”的具体内容及意义。最后指出提振消费关键在于行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实现宏观经济发展与个体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