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镭科技在2025年3月接受机构调研展开,详细介绍了公司2024年度业绩快报情况,包括营收增长与利润承压的原因,还呈现了机构提问及公司回应的内容,涉及研发费用、新兴产业布局、信用减值损失、产品价格、数字相控阵领域布局等方面,同时提及公司主营业务、过往财报数据、机构评级、盈利预测信息以及融资融券数据等。
据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3月17日,臻镭科技(股票代码:68827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14日接受了机构调研。参与此次调研的机构阵容强大,有华泰证券、红杉中国、诺安基金、鼎萨投资、华创通信、信达澳亚基金、瓴仁投资、东方阿尔法基金、中国银河国际资管、云禧基金、博时基金、广东温氏投资有限公司、河床资本、瀚伦投资、盘京投资等。
具体内容如下:
一、公司2024年度业绩快报情况汇报
公司在2024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约8.0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巩固在特种领域的优势和市场地位,同时大力加大在卫星通信尤其是卫星互联网市场的投入。公司主动参与国内各星座建设,积极开拓新客户和新项目,使得业务订单能够有序落地,进而实现了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
不过,从利润方面来看,2024年度公司净利润面临短期承压的情况。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13.1万元,同比减少了74.98%。这主要是受到公司研发费用、减值损失计提、管理费用同比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二、问与答环节
问: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近23%,占营收一半以上了,今年是否仍保持这样的强度?
答:公司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自设立之初就始终坚持自主正向研发设计路径。为了保持技术创新优势,巩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需要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在2024年度,公司新研、迭代了几十款产品,其中高附加值新品占一半以上,并且部分新品已经有了订单。实际上,2024年公司已经对研发费用采取了一定的管控措施,比如设置研发费效比指标、缩编研发队伍等。到了2025年,公司仍会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幅度肯定不会像之前那么高了。
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新增“深海科技”这一新兴产业,公司产品是否有布局?
答:公司很早就对水下探测等新兴领域进行了调研与布局。目前,公司的高精度DC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已实现全阵应用,并且在去年就已实现批量供货。
问:公司去年信用减值损失较前年新增近1000万,2025年这一块情况如何?
答:信用减值主要是应收账款计提,公司应收账款计提是根据账龄来的,例如3年以上账龄会计提100%,而账龄是一个滚动的概念。去年公司一年催款近3个亿,2025年公司将继续努力催收款,并且公司已将应收账款回款率纳入高管薪资的考核指标之一。同时,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科工集团下属企业及科研院所,信用状况良好。后续客户回款后,公司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冲减减值准备。
问:随着商业航天的进程加快,卫星发射数量增长,公司产品价格是否会显著下降?
答:公司产品价格一直遵循阶梯报价体系,长期以来都是合理报价。当订单数量越多时,公司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单位成本会降低,产品让利折扣也会越高。同时,公司也相应推出了低成本产品方案,目前公司主流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问:公司在数字相控阵领域有何布局,销售情况如何?
答:数字相控阵利用同时多波束的特性,能够实现多目标多任务功能,也能实现侦查、干扰、探测、通信多功能一体化,是相控阵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公司很早就开始布局全数字相控阵领域,公司的高速高精度DC/DC芯片、数字波束成形芯片、时钟芯片均在数字相控阵领域批量供货。去年已配套多个全数字相控阵项目,并提供数字相控阵完整解决方案,涵盖卫星通信系统、数据链、雷达系统、电子对抗和声呐系统等领域。
问:公司目前订单情况如何?
答:截止目前,公司新签订单同比呈现增长态势。公司将积极做好生产计划,有序组织排产,确保产品交付。
臻镭科技(688270)的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和微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从臻镭科技2024年三季报来看,公司主营收入1.82亿元,同比上升7.01%;归母净利润1446.28万元,同比下降63.79%;扣非净利润415.48万元,同比下降88.89%。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6443.53万元,同比上升8.7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883.32万元,同比上升37.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76.04万元,同比下降38.98%;负债率4.62%,投资收益 -552.54万元,财务费用 -1716.37万元,毛利率84.1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8317.71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7.93万,融券余额增加。
本文全面介绍了臻镭科技接受机构调研的情况,包括2024年度业绩情况,营收虽有增长但利润承压,还对机构提出的关于研发费用、新兴产业布局、信用减值、产品价格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同时展示了公司的主营业务、过往财报数据、机构评级、盈利预测以及融资融券数据等信息,为投资者和关注者提供了该公司较为全面的发展动态和财务状况参考。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