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2025年微短剧市场的纷争,详细讲述了爱奇艺与红果短剧的竞争态势,包括爱奇艺的发展战略、红果短剧的商业模式和市场表现,还分析了微短剧的盈利模式、题材趋势以及精品化发展态势。
爱奇艺龚宇公开指责红果短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在影视行业中,“爱优腾”一直是影视平台的老牌玩家。然而,在微短剧这个新兴领域,它们却未能占据主导地位。反而是上线不到两年的红果短剧,稳稳地坐上了行业头把交椅。面对这片广阔且极具潜力的微短剧市场,爱奇艺开始坐不住了。
在近日举办的2025爱奇艺微短剧论坛上,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公布了微短剧发展战略。他表示,未来爱奇艺“极速版”会改名为爱奇艺“微短剧”,构建“长 + 短”的内容生态是爱奇艺坚定的发展方向。为此,爱奇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加大投入、助推流量、提供营销技术、发布全新合作计划等,足见其对微短剧市场的重视程度。
不过,爱奇艺想要在微短剧市场分一杯羹,就不可避免地要与红果短剧展开激烈竞争。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龚宇公开指责红果短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他指出,红果短剧与制作方签订排他性协议,限制了爱奇艺与其他平台的合作,抑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2025年,围绕微短剧市场的纷争已然拉开帷幕。这场“短兵相接”的竞争背后,不仅是更为规范化、精品化的作品比拼,也是免费与会员两种商业模式的激烈竞争。
“免费 + 广告”依旧是流量密码
微短剧具有碎片化、快节奏的特征,这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对其“上头”;但也有部分观众因为微短剧存在无脑剧情、浮夸演技等问题,对其“不待见”。无论观众喜爱与否,微短剧正以惊人的速度腾飞,成为娱乐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影视类型。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首次超过电影市场。其中,免费剧市场占比从1月份的11%上涨至12月的50%以上,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开创免费微短剧先河的,正是红果短剧App。作为字节旗下的微短剧平台,红果的模式与早期成立的番茄小说网十分相似,通过“免费 + 广告”的模式,实现流量变现和盈利。在抖音、头条等巨大流量池的扶持下,红果短剧很快就成功验证了自身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IT时报》记者发现,红果短剧平台除了有丰富的微短剧内容外,还有电影、电视剧、小说、漫画等各种栏目。其中,长视频的版权大多来自字节旗下的中长视频平台西瓜视频,小说、漫画等则来自番茄小说。此外,番茄小说还能为红果短剧提供源源不断的短剧IP剧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字节系”内容循环供给模式。
“霸总”“富婆”题材依然当道
除了内容和商业模式,红果短剧还通过“看短剧赚金币”模式拿捏用户的“软肋”。红果短剧的忠实用户王林(化名)告诉记者:“看得频繁一周可以提现3 – 5元,去年使用至今已有近百元到账。”新用户在平台上获得的金币较多,成为老用户后,金币获取速度会变慢,但通过看广告的方式可以获得更多金币。记者注册成为新用户后,仅两天时间就显示有3.08元可提现。
相比强制开屏广告、视频插播广告,以“金币”为诱惑的广告模式更容易被用户接受,还能通过提现进一步吸引用户,效果十分明显。QuestMobile数据显示,红果短剧App在2024年12月的月活用户规模达到1.58亿,同比增长551%。虽然不及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月活量3.87亿和3.54亿,但已经十分逼近优酷的1.84亿。
尽管红果短剧凭借这套“组合拳”成为短剧赛道的头部平台,但并不意味着它的“王座”已经坐稳。监管部门一直对短剧赛道的内容质量十分关注,严厉打击含有不良价值导向、违反公序良俗、低俗“擦边”等内容的微短剧。2024年12月,红果短剧就被广电主管部门约谈,5天内停止上线新剧集。
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告诉《IT时报》记者:“你现在上红果短剧平台看,基本还是‘霸总’‘富婆’等题材,依旧采用流量为王的打法。”随着国家对短剧行业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化,正能量、精品化的短剧将得到大力扶持,与各地广电局深度合作的长视频平台也可能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以长视频逻辑做微短剧
在影视行业中,向来存在一条“鄙视链”,从电影到电视剧再到网剧依次降级,而短剧在诞生之初就处于鄙视链的最末端。其剧情无脑、演技浮夸、道具简陋等问题,使得短剧并不受长视频平台的重视。
直到2024年10月,龚宇在2024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全行业都应该重视微短剧,而不是把它当成洪水猛兽。此后,爱奇艺反复在公开场合强调微短剧的重要性,2025年还专门为微短剧设置了“荧光之夜”。
如今,微短剧已经成为视频平台无法忽视的重要板块。2025年2月18日,爱奇艺公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总营收292.25亿元,同比下降8%;其中,会员服务营收全年为177.63亿元,同比下降13%;广告全年营收57.14亿元,同比下降8%。自《狂飙》之后,爱奇艺的爆款剧愈发减少,而如日中天的红果短剧,也让爱奇艺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作为传统长视频平台,爱奇艺拥有创作团队资源和用户基础,这为其发展更加精品化的微短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目前在微短剧市场主流的付费充值模式和“免费 + 广告”模式,在爱奇艺上并未形成稳定的盈利和生态体系。龚宇在2025爱奇艺微短剧论坛上坦言:“我们的反应确实慢了一些。”
爱奇艺选择延续长视频的会员分账模式。拥有爱奇艺会员的用户可以观看平台所有的VIP微短剧,这进一步拓宽了会员权益维度。在龚宇看来,该模式能让单集付费的点状创作变成连续性的线性创作,更接近于原先的影视创作思路。
长信传媒创始人郭靖宇表示,短剧的时长最适合用来讲故事,未来短剧一定是以长效IP和系列化作品为主,以“季”分隔,在每季都有精彩故事的前提下组成长故事,持久陪伴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会员模式只是目前爱奇艺的微短剧策略。未来,爱奇艺会将爱奇艺“极速版”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主推免费微短剧并以长视频内容作为补充,以广告模式为主,最终回归“免费 + 广告”模式。
制作公司“两种模式都要”
目前,微短剧有四种盈利模式,分别是付费充值模式、“免费 + 广告”模式、会员模式和广告主定制模式。陈晓达透露,在总共500亿的市场中,付费充值模式和“免费 + 广告”模式旗鼓相当,各占240亿左右,而剩下的20亿则由会员模式和广告主定制模式占据。他估计“免费 + 广告”模式会在今年大爆发,并逐步取代付费充值模式。
这一模式不仅更符合用户观看微短剧的习惯,对内容创作者来说也将带来更高的收益。去年,《IT时报》记者前往横店采访多位短剧制片人和导演得知,在投流模式下,80% – 90%的成本都要上交给平台,制作方能分到的钱仅有7% – 10%,甚至更少。
红果短剧版权合作负责人袁子超透露,红果短剧每月分账金额从2024年6月破1亿元,跃升至11月单月超3亿元,其中单月给到编剧的分账最高达300万元。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表示,相比投流模型,能够分给内容创作者的分成比例大概达到15%,且该比例还会持续提升。
不过,对于微短剧制作方来说,这并非是二选一的单选题,而是追求利益更大化的多选项。一位短剧制片人告诉《IT时报》记者:“我们会在第一轮选择付费充值模式,第二轮再投到红果平台。”付费短剧有个共识是“三天定生死”,即上线三天左右判断是否大爆,若大爆便可从中收获一笔充值;待充值能力下降后,进入第二轮上线红果短剧,靠用户流量和广告变现,让微短剧持续吸金,延长生命周期。
精品化态势成必然
微短剧制作公司的嗅觉十分敏锐,在各行各业一旦出现爆款,类似的微短剧就会相继模仿。例如,电影《热辣滚烫》衍生出了《热辣滚烫之华丽变身》《热辣滚烫的1984》;《黑神话:悟空》游戏大火后,《黑神话蜀山》《大话·大话大西游》等微短剧也应运而生。
2024年,《小巷人家》大火之后,年代情感剧成为许多观众的心头好。3月14日,咪蒙公司旗下的短剧厂牌“听花岛”打造的年代情感微短剧《家里家外》上线,在红果平台上线3天播放量就突破10亿,成为现象级爆款微短剧。
在陈晓达看来,这次转变是微短剧精品化的一个态势。相比此前魔幻、古装、神话等天马行空的题材,《家里家外》是现实主义题材,从服化道到历史场景表达都必须十分严谨,才能俘获70后、80后观众的心。他认为:“成本上涨但用到了刀刃上,流量和收入自然也会源源不断,这是一个正循环。”
本文围绕2025年微短剧市场的纷争,详细阐述了爱奇艺与红果短剧的竞争情况。红果短剧凭借“免费 + 广告”模式和“看短剧赚金币”等策略,成为短剧赛道头部平台,但面临内容监管压力。爱奇艺则后发制人,制定微短剧发展战略,采用会员分账模式并计划回归“免费 + 广告”模式。微短剧市场存在多种盈利模式,制作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会选择多种模式结合。同时,微短剧精品化态势明显,未来正能量、精品化短剧将得到更多发展机会。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