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年河源市“双百行动”工作座谈会展开,介绍了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参会人员,阐述了2024年“双百行动”取得的成果,重点强调了2025年工作的方向和要求,最后说明了会议的相关议程和参会人员。
日前,2025年河源市“双百行动”工作座谈会于市教育局盛大召开。此次会议意义重大,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开展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的行动部署要求,全面总结2024年“双百行动”工作情况,并精心部署2025年“双百行动”工作任务。
市“双百行动”专班召集人,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利华,市“双百行动”专班副召集人,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汝荐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
在2024年,依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市委“138”具体安排,对标省有关“双百行动”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市、县“双百行动”专班各成员单位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会同各高校紧密结合“县域所需、高校所能”的原则,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特色和资源优势,精准找准合作共建的切入点和契合点,高效落实“七大任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河源市“双百行动”工作呈现出崭新亮点,取得了显著进步。
会议强调
一要坚持目标导向,以科学规划引领校地共建新突破。
一方面,各县(区)要以省“百千万工程”考核为指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围绕七大任务,进一步细化年度任务清单,形成可量化、可评估的“施工图”和“时间表”,强化顶层设计,确保工作方向不偏差,推进力度不减弱。另一方面,要立足本地实际,聚焦产业升级、公共服务优化、生态振兴等核心领域,积极开展基层调研,明确自身需求。高校驻县服务队要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推动高校科研资源、人才资源与地方需求精准对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服务地方发展实施方案。此外,还要紧扣“绿美河源”建设目标,统筹乡村规划与生态保护,推动校地合作项目与生态振兴深度融合,让校地合作不仅取得实际成效,更彰显绿色发展理念。
二要坚持特色引领,以示范标杆打造校地合作新亮点。
按照“一年抓创建、两年争示范、三年成品牌”的总体要求,围绕七项主要任务,优先在“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村中开展合作项目,打造典型示范,努力形成“一县一特色”的品牌矩阵。其中,东源县、紫金县要持续做好首批典型镇村的村容村貌规划设计工作,争取打造成全省村容村貌规划建设的示范样板。同时,要畅通人才流动渠道,通过建立高校驻县服务队队员到乡镇基层挂职锻炼机制,支持地方产业发展。主动对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及时解决青年大学生“百千万突击队”的生活困难,确保他们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加快校地共建项目的落地速度。打造实践平台,会同结对高校共建“双百行动”实践基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人才培训,实现“人才引育在飞地、项目孵化在飞地、成果转化在县域”,以涉农技人才、农工巧匠培训为重点,探索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定向培育机制。此外,要善于总结提炼模式创新、机制突破的实践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河源样本”,通过市级层面总结推广、县级层面召开经验分享会议、镇村层面设立“田间课堂”等形式,扩大示范辐射效应。
三要坚持机制创新,以长效保障激发校地共建新动能。
县(区)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健全完善校地信息互通平台,统筹项目调度,推动问题解决。驻县服务队要发挥桥梁作用,促进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实践深度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专班要建立调度、通报机制,定期下沉一线督导调研,协调解决项目落地中的难点问题。同时,将校地合作成效纳入“百千万工程”考核体系,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资金、人才向基层一线集聚,对成效显著的县(区)和高校给予倾斜支持,对在合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表彰力度,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在会议上,各县(区)高校驻县服务队代表汇报了2025年工作计划;与会人员也就进一步做好2025年“双百行动”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发言。
市专班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各县(区)专班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同志,各县(区)高校驻县服务队正、副队长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此次2025年河源市“双百行动”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了2024年工作成果,明确了2025年工作的方向和重点。通过坚持目标导向、特色引领和机制创新,有望推动校地共建取得新突破,打造新亮点,激发新动能,助力“百千万工程”在河源市的深入实施。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