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黑龙江省同江市人工孵化鱼苗的情况,介绍了大麻哈鱼苗破卵及后续放归计划,讲述了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对鱼苗的悉心照料、培育方式,以及同江市在鱼苗繁育方面取得的成果和意义。
日前,从黑龙江省同江市传来一则令人欣喜的消息。在当地人工孵化环境下,一批大麻哈鱼苗正陆续破卵而出,如同一个个新生命的使者,为这片水域带来了勃勃生机。按照计划,这批鱼苗将于今年开江之后,重新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中。
走进同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孵化车间,一幅热闹的景象映入眼帘。在这里,大麻哈鱼苗们正欢快地游动着。别看它们体态娇小,可每一条都活力满满,在水中穿梭自如,仿佛在诉说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期待。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们也没闲着,他们一会儿忙着给小鱼投喂食物,确保鱼苗们能摄取到充足的营养;一会儿又仔细地进行水池排污工作,为鱼苗们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存环境。他们就像一群辛勤的园丁,精心照料着这些未来的“水中王者”。
同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孙文富介绍说,大麻哈鱼属于冷水鱼,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尤其是水质和水温,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健康。为了让这些鱼苗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工作人员们每天都会定时定点对育苗情况进行检查。其中,鱼苗排污和其他各方面的工作更是每2小时就要检查一遍,丝毫不敢懈怠。
据同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技术员钱广顺透露,这批鱼苗早在去年10月就开始培育了。在整个繁殖培育过程中,工作人员们采用了全价配合饲料进行投喂,为鱼苗提供了全面、均衡的营养。同时,他们还对水体过滤和消毒系统进行了升级,确保放流的鱼苗无病无害,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该站在2024年度荣获了黑龙江省大麻哈鱼增殖培育保护科学进步奖。展望2025年,他们表示将以更加精细的方式培育鱼苗,为黑龙江的渔业资源保护贡献更大的力量。
自2019年起,同江市就开启了自主繁育鲟鳇鱼和大麻哈鱼苗的征程。经过多年的努力,截至目前,已经成功培育出大麻哈鱼苗260万尾、施氏鲟鱼苗26万尾。这些鱼苗的成功培育,不仅为当地的渔业资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维护水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围绕同江市人工孵化鱼苗展开,介绍了大麻哈鱼苗破卵及放归计划,讲述了工作人员对鱼苗的精心照料与培育方式,还提及水产站获科学进步奖及未来规划。同江市自2019年自主繁育鱼苗取得显著成果,为渔业资源和水生态平衡做出重要贡献。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