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电视剧《180天重启计划》在北京举办的研讨会展开,介绍了该剧的播出平台、收视情况、创作特色,以及多位业内人士对该剧的评价,展现了该剧在家庭剧创作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近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180天重启计划》研讨会于北京盛大举行。
这部备受瞩目的电视剧《180天重启计划》,近期在湖南卫视、芒果TV同步播出。它凭借别具一格的双线叙事手法,生动地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精彩的故事世界。剧中对母女关系的塑造鲜明且先锋,打破了传统认知,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母女情感。同时,剧集细腻深刻的价值表达,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在当日的研讨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详细分享了《180天重启计划》的收视趋势。该剧表现十分亮眼,创下了2024年以来省级卫视单集最高的收视用户规模。其平均到达率高达0.906%,是今年以来省级卫视黄金档剧目平均水平的2.9倍,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和高收视的竞争优势。截至3月6日该剧收官,全剧的全国收视率达到0.274%,在今年以来省级卫视首播都市题材剧中,稳稳占据收视率第一名的宝座。
作为芒果TV签约导演李漠“情感三部曲”的亲情篇章,《180天重启计划》不仅延续了其作品中一贯的情感细腻与人文关怀,更在题材与表达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突破。李漠在发言中强调,电视剧创作应当关心大众,把视角聚焦在更广泛的人们的生活中。他希望通过这部剧,能让观众察觉到平日里那些被忽视、被放弃的事情,唤起大家对生活的重新审视。
剧中吴俪梅的饰演者吴越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这部剧,她认为《180天重启计划》像是写给妈妈的一封情书。在她的演绎下,剧中的吴俪梅是一个阳光明媚、任性且做出决定后义无反顾的中年妇女,身上带着一种少年感和天真之气,如同阳光下一株向阳而生的植物。同时,她也拥有自己的深情和诗意,让这个角色充满了魅力。
《180天重启计划》通过“母女互为镜像”的独特叙事设计,将中国式亲情中复杂而别扭的情感褶皱一一铺开。通过错位、碰撞、重构的“母女人生重启实验”,让代际冲突不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转化为理解共生的契机。与此同时,剧集摒弃了以往荧屏上的刻板印象,用“不完美”的真实形象塑造角色,为家庭剧创作开辟了更具生活感的表达空间。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180天重启计划》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在常规题材和常规价值表达中,展现出独特的、极致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特点,让常规题材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何天平指出,作品在“非典型”母女的家庭故事背后,深度构筑出一个全新的、属于两代女性的精神对话场域。这既超越了传统家庭剧的叙事惯例,也为观众提供了审视代际差异问题的生动视角。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180天重启计划》更多地展现了对人性的探索,对两性感情的探索,尤其是对女性的独立意识、自我价值实现的探索,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朱正文站在传承和未来的角度,表达了对年轻一代创作者的期望。他认为《180天重启计划》《我在他乡挺好的》《装腔启示录》等作品,在年轻一代创作群体中有其独到之处,不仅在品质上实现了稳定输出,展现出创作团队的才华,也让人对其未来的创作有了更高的期待。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在当日总结时称,《180天重启计划》很好地驾驭了平行时空叙事,展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该剧的出现,正是中国电视剧百花齐放的生动体现。
电视剧《180天重启计划》研讨会的相关情况,包括该剧的播出平台、收视佳绩、创作特色以及多位业内人士对其的高度评价。该剧凭借创新的叙事手法、独特的角色塑造和深刻的价值表达,在家庭剧领域脱颖而出,展现出年轻一代创作者的才华和潜力,也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