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节临近之际,黑龙江省档案馆迎来参观热潮,众多中小学校将其作为思政课堂实践地。志愿讲解员为学生讲述抗联英雄故事,学生们参观后感触深刻,学校组织活动旨在传承红色基因,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
随着清明节的脚步日益临近,黑龙江省档案馆宛如一座承载着历史温度与精神力量的磁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这里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参观热潮,不仅有众多观众纷至沓来,还有不少社会团体也将行程安排在了此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中小学校更是独具匠心,把黑龙江省档案馆当作开展思政课堂的生动实践基地。
在那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中,年轻的学子们怀着一颗炽热而虔诚的心,缓缓走进历史的长河。他们近距离地接触着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历史档案,仿佛穿越时空,与英雄们进行着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在这里,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红色故事,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让革命精神如同一颗颗种子,在他们的心中深深地扎根、发芽。
记录英雄的故事
在本次活动中,黑龙江省档案馆的几名志愿讲解员化身为学生们走进历史的贴心引导者。他们凭借着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展览中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珍贵文物都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为学生们讲述着发生在黑龙江这片热土上的可歌可泣的抗联英雄故事。
时间回溯到1942年,赵尚志在激烈的战斗中不幸重伤被俘。彼时的他生命垂危,但面对敌人的审讯,他眼神坚定,毫无惧色,坚贞不屈的精神让敌人也为之感叹。他那钢铁般的意志,仿佛在向世人宣告,正义永远不会被邪恶所战胜。
1940年,冰天雪地的世界里,杨靖宇孤身一人与日寇展开了长达五天五夜的激战。弹尽粮绝的他,没有丝毫的退缩,以树皮棉絮为食,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直至壮烈牺牲。当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没有一粒粮食时,无不被他的顽强和坚韧所震惊。
1935年,赵一曼为了掩护部队突围,不幸受伤被俘。在遭受日军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时,她始终咬紧牙关,坚守着党的秘密。1936年,她英勇就义,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她的事迹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观看红色历史档案
参观结束后,孩子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感触颇深,纷纷表示要把这些深刻的感受写进作文里。文昌小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马维琦介绍说:“我们在清明节来临前夕精心组织这次活动,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在红色主题展览现场重温历史、缅怀先烈,让红色基因在他们心中代代相传。同时,这次参观也是学校思政课堂的一次生动实践,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地感悟完美结合,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历史的温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同学们的积极反应来看,这次活动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清明节临近时,黑龙江省档案馆迎来参观热潮,中小学校将其作为思政课堂实践地。志愿讲解员为学生讲述抗联英雄故事,学生参观后感触深刻。学校组织活动的目的是传承红色基因、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且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