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诈打防:成效、新招与警方提示

本文介绍了上海警方今年以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成果,包括案件既遂数和接报金额的下降,同时深入剖析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在引流渠道和资金转移方面的新手法,还列举了发案居前的类型、不同群体的易受骗类型,最后给出警方提示。

据上海市公安局消息,自今年伊始,上海警方秉持“四专两合力”理念,密切关注电信网络诈骗的最新动态和手法。依托“砺剑2025”系列专项行动,在各个环节全面落实技术拦截防阻、分级预警劝阻、快速止付挽损以及着力破案攻坚等举措。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黑灰产犯罪予以依法严厉打击,坚决遏制案件发生,全力减少市民群众的财产损失。截至目前,全市电诈案件既遂数、接报金额同比分别下降了10.8%和21.1%,切实守护了市民的“钱袋子”。详细情况如下↓

近年来,本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案数量持续呈现下降趋势。然而,打防形势依旧严峻。诈骗分子为了逃避警方打击,在引流渠道和资金转移等关键环节不断变换新的手法。

引流渠道更具欺骗性迷惑性

在多部门的协同努力下,境外涉诈短信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诈骗分子转而注册空壳公司,以正常经营业务为伪装,采用冒充、混淆签名等手段,假冒政府部门、企业商户发送涉诈短信。他们精心设置陷阱,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进而套取个人信息,并植入木马病毒实施诈骗。

上海电诈打防:成效、新招与警方提示

除此之外,诈骗分子还常用利用快递邮寄退费单、刮奖卡、小礼品等方式,从线下吸引受害人扫码关注、添加好友,随后冒充客服进行诈骗,这种伎俩需要大家特别警惕。

资金转移更加多样化隐蔽化

前期,诈骗分子多诱骗受害人将现金及购买的黄金通过线下邮寄或者网约车运送的方式转移资金。在警方的严厉打击和广泛宣传下,此类“线上诈骗 + 线下取现”的案件发案量大幅减少。如今,诈骗分子改变策略,诱骗受害人从线上商城购买黄金并直接邮寄到指定地点,以此快速转移被骗钱款。

还有部分诈骗分子利用大型商超储值卡、预付卡、购物卡转移涉诈资金。他们诱骗受害人购卡后,套取卡密或者派人上门取卡、邮寄卡至指定地方,再通过线下异地门店消费或线上二手交易平台出售卡的方式进行套现洗钱。

近日,松江警方根据辖区内一超市提供的异常购卡线索,迅速响应,成功劝阻了一名准备购买超市购物卡进行充值刷单的受骗群众,避免了30余万元的损失。

上海电诈打防:成效、新招与警方提示

此外,警方还发现诈骗分子以资金审核安全、互发红包测试等理由,诱骗受害人添加其客服好友,然后诱导其授权“亲属卡”“亲情卡”,绑定后迅速进行支付转账。也有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发送口令红包后,将口令分发给“跑分”人员,以“抢红包”的形式转移涉诈资金。

据统计,今年以来,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非接触诈骗案件中,发案居前五位的类型分别为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购物、冒充平台客服、刷单返利和虚假网络招嫖。其中,虚假投资理财发案占比超过40%,主要是以股票、期货、虚拟币等投资获利为诱饵,诱导受害人安装虚假投资APP进而骗取钱财。

上海电诈打防:成效、新招与警方提示

网络端已成为诈骗分子的主要引流渠道,发案占比超过80%,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诈骗类型;通过电话端、短信端引发的诈骗案件主要集中在假冒客服、虚假贷款类诈骗。

从被骗群体看

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平均年龄为38岁,中青年群体是主要的受骗对象。老年、中年和青少年群体易受骗的类型分别为假冒客服类、虚假购物类和网络游戏交易类。其中,年龄最大的受害者是一名网购保健品被骗的86岁老人,最小的则是一名在网上找免费代打网游被骗的7岁小学生。

警方提示

凡是要求将现金或其他贵重物品用网约车送到指定地点或者派人上门来取的,都是诈骗!

凡是要求购买购物卡储值卡并通过告知卡号卡密进行充值的,都是诈骗!

本文介绍了上海警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取得的成效,如案件既遂数和接报金额下降。同时深入分析了诈骗分子在引流渠道和资金转移方面的新手法,还指出了发案居前的类型、不同群体易受骗类型,并给出了警方提示,提醒市民提高警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622.html

(0)
甜雅mio甜雅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