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8部门印发的《统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支持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动方案》,阐述了方案聚焦的五大方面15条措施,以及深圳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红利惠及企业方面的成果,还提及科创领域特点和金融支持情况,以及方案在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的举措。
深圳特区报消息(记者:邹媛)近期,科技金融领域迎来新动态。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携手市科技创新局、深圳金融监管局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统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支持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该《方案》致力于构建一个全要素支持、全方位合作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与信贷资金的协同联动,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方案》聚焦于支持“两重两新”、优化科创领域股权和债权衔接联动融资服务、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强度和水平等五大方面,共提出了15条具体措施,旨在探索科技金融发展的更多“新解法”。
自2024年起,深圳就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红利快速惠及企业。到2025年2月末,已有超过570家科技企业以及48个项目成功获批贷款,贷款总额高达172亿元,且发放金额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此次出台的《方案》鼓励银行主动与市、区各级产业部门公布的科技型企业和重点科技项目清单进行对接,努力提高对接率、尽调率和授信率。同时,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增加金融服务供给,以此助力全产业链的改造升级。
科创领域具有“轻资产、高风险、高成长、投资回报期长”等显著特点,这就需要信贷、股权、债券等多渠道发挥接力式支持作用。截至2024年末,深圳创投基金规模在全国占比达到10.6%;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金额超过77亿美元,成功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与全球资本实现牵手合作。在债券融资方面,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24年,辖内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票据的规模同比增长了12.3%。《方案》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加强协同联动,实现功能互补,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从“天使投资 – 创业投资 – 私募股权投资 – 银行贷款 – 资本市场融资”的接力式金融服务,从而有力地支持深圳瞪羚、独角兽企业的发展。
为满足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需求,《方案》鼓励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定位和资源优势,提供差异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构建一个分层有序、各有侧重的科技信贷服务体系。针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积极开展信贷产品创新,推动各项创新业务实现增量扩面。例如,积极发展企业创新积分贷、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持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的强度和水平。
本文围绕深圳八部门印发的《方案》展开,介绍了方案聚焦的方面和措施。深圳此前推动政策红利惠及企业成效显著,《方案》在企业对接、产业支持、金融服务协同等方面提出举措,还注重满足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开展信贷产品创新,有望推动深圳科技金融发展,助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