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的热闹场景,包括书市的人流量、特色活动、主题书展以及精彩的文化沙龙等内容,展现了读书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新风貌。
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充满生机与书香气息的周末,2025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如期热闹开场。虽说三月的天气还带着倒春寒的凉意,但这丝毫没有阻挡爱书之人的热情,各个书摊前依旧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有趣的是,书市上还传出了这样一句响亮的吆喝:“买书送大葱(聪明)和芹菜(勤奋)了!”这别出心裁的促销方式,让人们在选购书籍的同时,还能收获寓意美好的蔬菜。据统计,本次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在四天的时间里,人流量超过了4.8万人次,摊位总流水更是突破了千万元大关。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场馆里的读者手中,除了有待拆封的崭新书籍,还有不少承载着知识与回忆的循环阅读旧书,甚至还有清新的蔬菜和娇艳的鲜花。这一变化意味着读书正与一种更为广阔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它不再是孤立悬浮的存在,而是从平面的书页走向了立体的生活,穿过翻动的书页,通向了一种又一种无限具体的生活场景。
现场设置的留言墙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不少观众在卡片上写下了自己“脑洞大开”的话语,在这些角度刁钻的问题背后,隐藏着这届年轻人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极具当下性的具体困惑。这些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且因人而异,因此吸引了许多读者驻足打卡留言。在展板的一侧,书市还与小红书平台合作推出了“情绪肖像免费体验”活动,为今年到场的读者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私人影像记忆。
意大利作家老安也带着他的作品来到了书市现场,与读者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旧书新知”系列活动成为了今年书市的另一个亮点。除了延续往年备受欢迎的二手书拍卖活动之外,今年还开展了更多围绕旧书漂流的互动环节。书评君配合新京报书评周刊合订本三周年特别推出了脑回路竞速的“你画我猜”游戏。成功通关的读者可以现场领取一份旧书盲盒和塔罗牌,这一活动激发了不少读者的兴趣,他们纷纷摩拳擦掌,现场“组队”参与。此外,为了让读者对旧书有更直观的触感,中国书店专门设计了旧书展览,读者们可以在现场亲身体验古籍修复的精微步骤,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位90后的年轻作家更是别出心裁,身穿小马造型的充气衣,拿着自己的作品与读者合影留念,成为了书市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过去一年“种草”过的好书
传递着日常生活的“治愈力”
在本次图书市集上,《新京报书评周刊》2024年的全年合订本也在线下正式与大家见面。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之一,书评周刊为此精心设置了春季图书特展。像《春晖》《理性的命运》《荒野之境》《贩卖过去的人》等过去一年在报纸专题中“种草”过的好书,在此次书展中都毫无保留地推荐给了读者们。
众多观众在主办方主题书展前驻足浏览,认真挑选自己心仪的书籍。
现场还举办了“沾沾书香”主题的互动活动。一直以来,书评周刊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读者“选书”。合订本就像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是过去一年精挑细选的好书集合。它如同一道窄门,通向未知和无限的广阔世界。在这个人工智能崛起的年代,穿越书籍的窄门,我们更能够看到人本身的价值,也会更加坚定地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此外,今年也是《新京报书评周刊》合订本诚意集辑的3周年。在户外空间中,特别设置了快闪活动——脑回路竞速赛“书评周刊你比我猜大挑战”。读者们可以在活动现场随机两两组队,挑战猜词。这些词语都和过去的主题封面相关,但又不局限于严肃的主题内容,常常会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脑回路。参与快闪活动的读者大多是临时组队,此前并不认识,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惊人得很,每天都有全部猜对的高手组合出现。
在“你比我猜”大挑战现场,两名主持人热情地帮助挑战者比划,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读诗就是回到诗的现场
通过声音召唤万物
今年的北京图书市集还是一场沙龙盛宴。韩国作家崔恩荣、摄影师高原、电影美术大师叶锦添、历史学者陈宝良等一众嘉宾纷纷来到图书市集现场,为读者们呈现了12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沙龙,分享内容涵盖文学、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
3月29日,《既见君子:诗经十五国风行读》作者、文学博士三书在郎园Vintage CanSpace带领读者读诗。三书曾历时一年,重访了2500年前《诗经》先民生活的故地,他行走于山川之间,与村民亲切闲谈,探寻《诗经》与现代生活跨越千年的奇妙共鸣,再现了《诗经》先民在古老大地的诗意栖居。而在另一场诗人的“春日约会”里,《世界悬而未决,但也无关紧要》作者巴哑哑和诗人逍遥兽,在这个春天里和大家一起聊了聊日常生活中诞生的写作以及关于希望的诗句。
崔恩荣(左)与《明亮的夜晚》一书的韩文版编辑金娜利在步行街海报前留下了美好的合影。
从1990年到1999年,高原从近万张底片中选出具有时代印记的270余张照片,采访了张楚、老狼、郑钧、史雷、李亚鹏等14位音乐人及相关者,记录并讲述了中国摇滚黄金十年的故事。在《返场:1990 – 1999》新书分享会现场,高原与《三联生活周刊》主笔黑麦一起,深情分享了那些关于20世纪90年代的回忆和永不散场的青春。
面对读者关于演出现场作为拍摄者,观看视角体验是否更好的提问,高原坦率地表示:“专注拍摄的时候,其实顾不上看演出。有一次,终于不带拍摄工作去了演出现场,想着能轻松地看演出了吧?结果,因为手里没拿着相机,很不习惯。”散场后,高原的签售活动极为火爆,遭遇签售图书售罄“囧境”的生活书店摊主不得不紧急调货,而一些翘首以盼的读者却因为突发情况而得以和高原“畅聊”。
现场,小朋友倚靠在家长身边专注阅读的画面,更是为书市增添了一份温馨与希望。
2025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精彩纷呈,人流量可观,流水成绩斐然。书市不仅有丰富的书籍展示和销售,还举办了众多有趣的互动活动,如“你画我猜”“你比我猜”等,以及精彩的文化沙龙。同时,书市将读书与生活紧密结合,送蔬菜、举办旧书漂流等活动让读书变得更加立体和具体,为读者带来了独特的体验,展现了读书在新时代的多元魅力。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