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青年借多多买菜逆袭,开启创业新篇

本文聚焦于多多买菜浙江网格站站长陈建良等小城青年的创业故事。从陈建良清晨在网格站的忙碌工作切入,讲述了他们从山村青年或普通打工人,借助多多买菜平台实现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不仅改善自身生活,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社区经济发展。

小城青年借多多买菜逆袭,开启创业新篇

清晨5点,整个城市还沉浸在静谧的梦乡之中,温州的一处多多买菜网格站却早已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站长陈建良揉着还带着几分困倦的惺忪睡眼,轻轻地拍了拍自己的脸颊,试图让自己迅速清醒过来。随后,他全神贯注地查看今日订单的分拣进度,眼神中透露出认真与专注。

“师傅,记得先送最近的那批货,那边有老年人等着用这些菜做早饭呢。”陈建良朝着一位正在装车的中年司机大声喊道,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责任感。今年是陈建良来到温州的第五个年头,也是他成为多多买菜网格站站长的第三个年头。这位来自河南农村的90后小伙,当初把租来的一间铁皮房精心改建成了转运仓。此后,他每天都要向数百个提货点配送货品,经过多年的努力打拼,终于在温州站稳了脚跟。

小城青年借多多买菜逆袭,开启创业新篇

多多买菜浙江网格站站长陈建良送货进村。自2020年多多买菜上线以来,提货点已经覆盖了全国70%的行政村,成功构建起了一张农副产品流通的高效网络。像陈建良这样的不少青年人,在多多买菜业务的成长期找到了新的机遇,他们从普通的打工人成功转变为城镇创业者,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新故事。在多年奋斗“逆袭”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实现了个人的成长和经济状况的改善,还在平台的支持下为不少居民提供了灵活就业的机会,成为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生动写照。

“县城是我的远方”——一个山村青年的南下梦想

陈建良出生在河南信阳的一个小山村。在这个山村里,村头巷尾常年只能看到上了年纪的老人和留守的孩子,很少能看到中青年的身影。“爸妈都出去打工了,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回忆起孩童时代,陈建良的脑海里浮现出的只有放学后和朋友一起打弹珠、钓鱼的场景。26岁以前,陈建良始终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老家的县城,距离村子也就二三十公里。

每逢春节,村里外出归来的朋友会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城市里的见闻和工作机遇,陈建良听着听着,心中便生出了羡慕之情,也燃起了“出去看看”的念头。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就如同春天的野草一般肆意生长,再也无法遏制。2020年夏天,陈建良毅然卖掉了家里养的几十头猪牛羊,背着一个编织袋和一个黑书包,踏上了南下温州的列车。“温州是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那里充满活力,机会也多。”陈建良解释道。

然而,刚到温州的陈建良却四处碰壁,只能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最困难的时候,他只能在老乡的出租屋打地铺,每天靠吃泡面熬日子。即便后来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他的内心依然期待着一个能当老板的机会。

“宁愿睡地板,也要当老板”——平台赋能背后的勇气

2022年底,陈建良成为了多多买菜网格站的一名配送司机。这份工作时间安排比较灵活,每天上午送货,中午休息,下午还能再干另一份活,而且收入也相对较高,给不少身在浙江的异乡人提供了一份生活保障,陈建良的河南老乡朱丰也是其中之一。

朱丰和陈建良是同龄人,工作经历也颇为相似。他们先是和朋友一起打散工,“哪里有活就去哪里”,2022年左右,朱丰也作为司机加入了多多买菜的一个网格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当网格站的老板希望转让站点时,陈建良心动了。然而,启动资金成了他当老板面临的第一道考验。“我当时身上所有的钱加起来,比他的意向价少了五万元。”陈建良说着,嘴角扬起一丝狡黠的微笑,“但我真的很想试一试,于是就每天找各种理由跟老板聊天……两个多月后,我得偿所愿。”

小城青年借多多买菜逆袭,开启创业新篇

站点司机出发配送前,陈建良照例交代注意事项。当被问及为何敢押上全部身家冒险时,他的回答掷地有声:“宁愿睡地板,也要当老板。在温州嘛,我还是想放手干一干。”“接盘”站点的决定看似是一场“豪赌”,但陈建良是在工作中对站点订单流水有了充分了解,简单计算了成本和风险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朱丰则表现得相对谨慎。他回家和妻子算了笔账,还去其他站点简单学习了一番,觉得“成本在可承受范围”,最终才打定主意开站。接手站点后的日子并不轻松,员工招聘、司机管理、路线规划、货损控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站长精细运营,才能维持站点的连续盈利。“多亏了平台业务员手把手教我算账、管人、控成本,解决了很多难题。”陈建良感慨地说。

从个人站点到“夫妻站点”——数字新引擎创造250万灵活就业机会

“站点现在接近20名员工,每天能处理约9000个订单,高峰期的时候订单量能突破1万单。”陈建良一边整理着排班表,一边骄傲地说道,“大家月薪基本都在5000 – 8000元之间,每天工作时间只有6小时左右,性价比很高。”

小城青年借多多买菜逆袭,开启创业新篇

经营站点两年,朱丰与妻子的“夫妻站”各项业绩指标排名都很靠前,还带动了数十人就业。“看着站里司机和分拣员都对工作满意,工作积极性很高,我也觉得很骄傲。”朱丰笑着说。

多多买菜的模式,不仅为异乡人提供了“翻身”当老板的机会,更为大量本地居民创造了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岗位。陈少微生长在温州的一个乡村,打工十余年,内心一直有“自己干点事”的念头。2024年,她接下了一片区域的商品配送工作,成为了一名多多买菜站长。

为了让陈少微尽早熟悉站点工作,多多买菜业务员每天早上去她的站点“打卡”,从装车要求到系统使用,一步一步地教她。冻品单独装箱、易碎品放副驾、货品重不压轻……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小窍门”都来自业务员,站内司机和分拣员现在已经烂熟于心。

目前,陈少微的站点每天服务300多个提货点,订单量约5000单,已经连续多月实现盈利,收入远超此前打工时的水平。她的站点共吸纳了13名员工,司机和分拣员的工资,均高于当地制造业平均薪资。

中国社科院大学发布的《电商生态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促进研究报告》显示,拼多多在中国累计创造5532.1万个就业岗位,包括商家、物流、平台及间接就业。其中,“夫妻站”自提点和生鲜仓配环节分别提供约200万和50万个就业机会。

在广袤的城乡结合部,越来越多像陈建良、朱丰、陈少微这样的普通劳动者,依托多多买菜实现了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不仅改善了个人及家庭的生活,也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了社区经济的稳步发展。

“梦想还是要有的”——平台经济重塑小城青年人生图景

他们的故事,正是数字经济时代平台为小城青年打开人生新通道的一个缩影。在时代的浪潮中,一些曾经只能在工厂车间、物流仓库埋头苦干的年轻人,正借助平台的力量,拓展着更广阔的人生可能性。

回忆创业的三年,陈建良最难忘的就是那些清晨的送货时光。从一名配送司机到网格站站长,他不仅实现了个人的成长,月收入也成倍增长,更为近50人提供了有竞争力的工作岗位。“当初接手站点,没敢跟家里说,怕做不好丢人。”直到站点稳定盈利,他才告诉父母,“赚到钱,腰杆都直了不少!”

小城青年借多多买菜逆袭,开启创业新篇

如今,陈建良、朱丰、陈少微的身份、生活和心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网格站的经营者,他们已经掌握了“管理之道”,处理各类问题游刃有余。对于站内“宝妈”分拣员,陈少微给足了空间,“家里孩子有需要,只要提前一天请假就可以走。这样她们干活才能更专注、更长久。”朱丰每个月会组织司机们聚会、游玩,“大家不是上下级关系,相处得就像兄弟。”

“以前觉得赚钱难,现在明白,钱在细节里、管理里。”虽然每天干着一样的活,但日子却越来越好了。陈建良已经在温州定居,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当谈及事业规划时,陈建良打开了手机上的拼多多App。“以前想创业,没资源、没人脉、没资金,这个平台给了我们这些小城青年机会。我想再开一个站点,覆盖更多区域,证明普通人也能做出一番事业,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创造价值。”

本文围绕多多买菜平台,讲述了陈建良、朱丰、陈少微等小城青年借助该平台实现创业梦想的故事。他们从普通打工人起步,克服资金、经验等困难,成功转变为创业者。这不仅改善了自身及家庭生活,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推动社区经济发展,展现了平台经济为小城青年带来的新机遇和无限可能,也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了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54.html

(0)
东京迎荷东京迎荷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