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吉林省总工会积极构建多元立体维护体系,助力劳动者维权的相关举措和成果。通过具体案例展现借助专业力量服务重点人群、“五位一体”打造多元解纷模式、不断丰富维权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体现工会为劳动者提供高效维权保障的努力。
在当今社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吉林省总工会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且富有成效的探索,构建起了一套多元立体的维护体系,致力于让劳动者能够快速解决纠纷,安心维护自身权益。
在吉林省,有这样一个暖心的故事。“送餐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公司却不愿意支付治疗费,要不是工会的法律援助律师从中调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日前,外卖骑手李晓亮在送餐途中遭遇了糟心事。2023年7月,李晓亮与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劳务协议,成为一名外卖送餐员。然而,当年10月,他在送餐时不幸发生交通事故。出院后,他多次与公司协商支付治疗费事宜,却都无功而返。无奈之下,他找到了吉林省总工会求助。
吉林省总工会劳动生产和法律保护工作部部长雷万明介绍道:“我们第一时间联系其所在公司,但对方以事故是李晓亮自身原因造成等为由,拒绝支付治疗费,并表示不需要调解。”面对这种情况,省总迅速启动法律援助程序,指派工会律师团成员处理此案。援助律师们经过仔细梳理证据、耐心释法明理,并进行了多轮协商,最终成功打破僵局,公司接受了调解方案,李晓亮也如愿拿到了治疗费。
李晓亮案只是吉林省总工会借助专业力量帮助职工维权的一个缩影。在发生劳动争议时,普通职工常常面临法律知识不足、证据收集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让职工维权有力量、有底气,吉林省总工会通过竞价采购形式,签约了5家律所的百余名优秀律师及法学专家,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这些签约律师会“坐镇”工会信访窗口、法院等处,为广大职工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不久前,两名讨薪5个月无果的农民工,也是在工会法援律师的帮助下,顺利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他们感慨地说:“要是没有工会律师的全程帮助,我们该得的血汗钱很可能就变成一笔烂账了!”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权益纠纷多发的实际情况,吉林省总工会组织工会法律服务团围绕劳动关系认定、劳动报酬拖欠、工伤损害赔偿、社保缴纳等热点争议事项,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行动,优先服务这三大群体和困难职工等弱势群体劳动者。据雷万明介绍,2024年全省工会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22件,为职工挽回损失67.7万元。
除了借助专业力量,吉林省总工会还在打造多元解纷模式上发力。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制是一裁两审制,此类案件处理起来麻烦,耗时长,当事职工往往没有精力和经济实力去应对,因此调解成为了最好的解决方法。为了降低职工维权成本,提升劳动争议调解质效,2024年7月,吉林省总工会与省人社厅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随后,省总工会职工劳动争议多元化解维权服务站在省人社厅劳动争议仲裁院挂牌,由工会律师、工会调解员入驻服务站,凭借工会“娘家人”更了解劳动者的优势,全程参与解纷工作。
雷万明表示:“早在2016年,我们就联合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始进行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近几年,全省工会不断完善劳动争议化解多元共治体系,现已建立工会、法院、司法、人社、检察‘五位一体’合作机制,形成了纠纷化解的强大合力,为劳动者开辟出一条快速解纷、安心维权的‘绿色通道’。”在一个实际案例中,王佳等7人入职吉林市某食品公司后遭遇欠薪,多次催要无果,公司甚至在4个月没有发放工资后中断所有联系方式,停止了超市送货业务。案件申请仲裁后,工会律师调取涉案公司财务状况时发现,企业账户中有未结货款20余万元。为预防可能出现的“讨薪”执行难问题,工会迅速联系仲裁委、劳动监察大队、涉案公司供货的超市,暂扣未结货款,同时与仲裁委沟通,简化程序,留置送达失联被申请人。最终,在联合调解的推动下,超市将涉案公司账户中的部分货款用于支付拖欠工资,7人收款后申请撤诉,一起群体性“讨薪”难题就此化解。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将大量矛盾纠纷“止于未诉”,大大减轻了受援人诉累,也节约了司法资源。2024年,吉林省总工会还编撰了《吉林省工会调裁诉案例选编》,为日后全省各级工会参与争议调处提供了有益参考。
吉林省总工会在维权服务方面也不断丰富内容。走进吉林工会12351职工服务热线运营中心,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正忙碌有序地接听、记录和解答职工的各种问题。“白山市一建筑工地拖欠我5000元承包款,要不回来怎么办?”“我退休后在洗车店打工,因地滑摔倒导致脚踝骨折,能认定工伤吗?”“我工作的酒店规定带薪年假跨年不休即作废,离职后能申请未休年假补偿吗?”……这个12351热线是吉林省总工会打造的推动职工诉求“询办一体”的“连接器”,集中受理全省范围内的职工信访投诉、法律援助诉求等,工作人员或现场解答,或向属地派单,力求将劳动矛盾纠纷发现在早、预防在先、处置在小。2024年,吉林工会12351热线接收职工群众请求人工服务数2.5万余通,综合座席接通率95.14%,满意率达到98%。
“一函两书”也是工会保障职工权益的重要抓手。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吉林省总工会在县级以上工会全部建立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打造了一支包括9965名兼职监督员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队伍,为及时预防和化解劳动领域矛盾纠纷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在吉林省总工会的引导下,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工作新模式。例如,长春市总工会与市司法局联合,建立百个以上法律援助联络点,每月开展百场以上法律服务,就近就便满足职工群众涉法需求;白山市总工会在工会驿站、外卖员之家等地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新业态职工服务站、职工之家联盟,构建形成工会一体多元解纷服务体……这些鲜活实践,最大化实现了工会法律服务的零距离、高效率。
吉林省总工会通过构建多元立体维护体系,在借助专业力量服务重点人群、打造多元解纷模式、丰富维权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借助律师团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五位一体”合作机制有效化解劳动争议,12351热线和“一函两书”等举措为职工维权提供了更多途径和保障。这些努力不仅让劳动者能够快速解纷、安心维权,也为全省工会法律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