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展开,详细阐述了3月份制造业、非制造业以及综合PMI产出指数的情况,分析了各指数上升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对未来经济走势进行了展望。
3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3月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达到50.5%、50.8%和51.4%,相较于上月,分别上升了0.3、0.4和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在解读数据时指出:“3月份,春节因素的影响逐步消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明显加快。三大指数均在扩张区间持续上行,这表明我国经济总体保持着扩张态势。”
业内受访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后续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制造业PMI有望持续稳定在景气区间内。
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扩张,产需加快释放
从3月份制造业PMI相关构成指数及其他指标情况能够看出,各行业的景气水平持续回升。
赵庆河表示:“受到制造业产需回升等因素的带动,企业的采购意愿较为强烈,采购量指数达到51.8%,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状态。”3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6%和51.8%,较上月分别上升了0.1和0.7个百分点,扩张速度有所加快。从行业来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相关行业的产需得到了加快释放。
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的表现颇为亮眼。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9%和49.6%,较上月分别上升了0.7和3.3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8%和49.8%,均较上月有明显提升;大型企业PMI为51.2%,虽然较上月下降了1.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临界点。
再看三大重点行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2.0%、52.3%和50.0%,较上月分别上升了1.2、1.4和0.1个百分点,景气水平连续两个月回升。
与此同时,市场预期基本保持稳定。3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8%,虽较上月下降了0.7个百分点,但持续位于扩张区间。赵庆河提到,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总体持乐观态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相关企业对行业发展信心十足。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分析时指出:“3月份,制造业PMI继续稳定在荣枯线上方,且较上月进一步提升,这反映出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景气度正在持续改善。从结构上看,3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环比分别上升0.1和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等系列政策对于需求的提振效果正逐步显现。”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市场预期继续向好
数据显示,分行业来看,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较上月上升了0.3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较上月上升了0.7个百分点。
赵庆河表示,服务业部分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快,水上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不过,随着春节效应的逐步消退,与居民消费相关的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回落。但从市场预期来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5%,较上月上升了0.6个百分点,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这表明多数服务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预期继续向好。
“受气候转暖、各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等因素影响,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回升,达到53.4%,较上月上升了0.7个百分点。”赵庆河说,从市场预期来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3%,升至较高景气区间,建筑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有所增强。
付一夫表示,总体而言,得益于春节后持续推动复工复产、宏观经济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等因素,3月份经济活跃度和景气度持续回升,这也彰显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不过,受相关关税政策的影响,未来外需仍面临一定压力,相关风险上升,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此背景下,还需稳增长、扩内需等相关政策继续协同发力。”付一夫预计,未来随着全国两会部署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制造业PMI或将持续稳定在景气区间内。
本文通过对3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的详细分析,展示了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体现了我国经济的扩张趋势和强大韧性。尽管面临外需压力等挑战,但随着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制造业PMI有望持续稳定在景气区间,未来经济发展仍值得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