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象山区法院审结的一起标的额高达154万的“网恋”诈骗案展开,详细介绍了案件的经过、法院的审理结果,同时给出法官提醒和相关法律链条,旨在提醒人们警惕网络婚恋诈骗。
以案说法
本期关键词:“网恋”诈骗案
在网络世界里,有时候那些看似美好的邂逅,也许只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一位老人本以为在黄昏暮年寻得了“真爱”,那体贴温柔的社会精英,那嘘寒问暖的准儿子,却不知这一切都只是深陷“恋爱陷阱”的开始。
3月17日,象山区法院成功审结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网恋”诈骗案,涉案标的额竟高达154万。
案情回顾
时间回溯到2016年,男子杨某精心虚构了一个名为“单身社会精英”周某的女子身份。他通过网络与韦大爷开启了婚恋交友之旅。在网络交流中,周某不仅外貌被描述得人美声甜,还是一位从事科研工作的医院工作者。她对韦大爷的生活起居关怀备至,时常嘘寒问暖。在这般温柔攻势下,韦大爷渐渐放松了警惕,一步一步“陷了进去”。随着两人交流的增多,感情也逐步“升温”,很快就建立了男女朋友关系。这一场看似甜蜜的“恋爱”,竟然持续了整整六年。
在此期间,男子杨某一人分饰两角,表演得堪称“精湛”。他一方面以“周某”的身份与韦大爷浓情蜜意,另一方面又扮演“周某”的儿子,还专程到桂林与韦大爷见面。这一番操作,成功取得了韦大爷的信任。从2017年6月至2023年3月期间,杨某利用“周某”及“周某”儿子的身份,编造了买房、装修以及“周某”申请医学专利需要费用等借口,一次又一次地从韦大爷那里骗取钱财。最终,共计骗取人民币154.5元,而这些钱都被杨某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等。
2023年6月,韦大爷不幸离世。子女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了韦大爷亲笔记录的转账清单。清单里面详细记录了韦大爷转给杨某的每一笔钱。子女经过仔细核实后,当即向公安机关报了警。
2024年4月,被告人杨某经公安机关电话联系后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然而,到案后他并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
法院审理
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 骗取他人财物人民币154万余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 构成诈骗罪。不过,鉴于被告人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自愿认罪认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其可以从宽处理。最终,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杨某有期徒刑 十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同时责令杨某向被害人子女退赔被害人的全部经济损失。
法官提醒
法官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易轻信网上打造的“人设”。在进行网络婚恋交友时,一定要多一份戒心。但凡涉及到借款、投资等金钱话题,务必要提高警惕。建议大家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并且多多听取家人朋友的意见,避免掉入骗子精心设计的“温柔”陷阱,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相关法律链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本文通过讲述象山区法院审结的“网恋”诈骗案,详细介绍了案件的来龙去脉、法院的判决结果,同时给出法官提醒和相关法律条文。提醒人们在网络婚恋交友中要保持警惕,核实对方身份,避免陷入诈骗陷阱,造成财产损失。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