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幸福之路:从规划到实景的精彩演绎,平昌:民生工程绘就幸福画卷

本文聚焦巴中市平昌县,围绕当地实施的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从幸福的来源、去向以及守护等方面展开,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平昌在改善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感上的努力与成效。

当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巴蜀大地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生机画卷,每一处都洋溢着蓬勃的活力。而在巴中市平昌县,幸福的维度正如同画卷上不断延伸的笔触,持续地延展着。随着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实施方案的印发,134项重点任务如同细密的针脚,全面且有序地推进着。在这个过程中,一张张承载着民生期待的清单,正逐步变成居民手中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一个个萦绕在百姓心头的民生期盼,也渐渐化作眼前温馨美好的幸福图景,为平昌居民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温暖与希望。

那么,幸福究竟从哪里来呢?答案就藏在民生的细微之处,藏在百姓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里。

3月26日,当我们走进四川奥丽侬内衣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仿佛踏入了一个忙碌而有序的世界。工人们熟练的手法在缝纫机上舞动,缝纫机发出的嗡嗡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激昂的乐章,奏响了平昌发展的活力音符。

何娇便是这忙碌乐章中的一个灵动音符。她是土生土长的平昌人,过去一直在广东的服装厂工作。每次短暂的家庭团聚之后,便是漫长的分离,那种对家人的牵挂如同无形的丝线,始终萦绕在她心头。今年春节,何娇毅然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不再外出,而是在家乡寻找一份工作。经过招聘会上的积极咨询和应聘,她顺利进入了这家公司,成为了一名缝纫车工。

平昌幸福之路:从规划到实景的精彩演绎,平昌:民生工程绘就幸福画卷

2月10日,2025年四川省“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平昌专场招聘会在巴中市平昌县孔子广场盛大举行。(平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当谈到现在的工作感受时,何娇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说道:“基本上都适应了,工作节奏和以前在其他地方也差不多,最重要的是,我能和家人在一起了。”何娇在家门口收获的这份“薪”希望,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平昌发展过程中民生温度的生动折射。

从1月中旬至3月中旬,平昌县精心开展了“春风行动”专项服务活动。此次活动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帮助那些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返乡入乡创业。活动中,120余家企业积极入场招聘,提供了多达1.4万余个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如同璀璨的星光,吸引了城乡劳动力的目光。其中,有3000余人参加了现场招聘活动,2.3万人次参与了网络招聘,现场达成意向协议的人数达到了1560人。

平昌县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当下的就业问题上,还着眼于更实际的长远发展。它致力于打造更广阔的筑梦圆梦舞台,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都能在这里展翅高飞;营造更多元的友好生活场景,让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居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角落;构建更人本化的城乡空间格局,让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能散发着人文关怀的气息。

按照《方案》的规划,八大工程涵盖了居民就业增收、公共服务提质、宜居生活提升、全龄友好营建、优抚优助关爱、生态惠民示范、社情民意连心、平安家园守护等八大领域。这八大领域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确保了平昌居民的民生福祉能够持续提升。

平昌县委副书记曹光辉表示:“八大工程不仅仅关注就业、教育、医疗等传统民生痛点,还敏锐地回应了托育服务、心理健康、社区养老等新兴需求。它从居民身边的大事小事、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出发,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有了具体而生动的表达。”

据悉,在全龄友好营建方面,平昌县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保障,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辅导室,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宜居生活提升方面,将加强客流密集点公交线路覆盖,打通快递物流进村“最后一公里”,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

幸福已经来到了平昌,那么它又将走向何方呢?答案是:平昌县始终秉持着“所忧必念之,所盼必行之”的理念,让幸福真正走进每一个居民的心中。

“我家属覃从寿肢体残疾行动不便,我想来问一下,能不能给家里进行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在平昌县板庙镇开展的第三期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中,村民王润道向接待的干部仔细说明了家庭情况。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期盼。

去年,巴中市积极践行“四下基层”,探索建立了“社情民意联系日”制度。市、县干部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分别下沉到联系镇(街道),用心收集倾听群众的呼声,认真解决回应群众的诉求和建议。这种制度的建立,就像一座沟通政府与群众的桥梁,让民意能够及时传递,让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1月下旬,平昌县残联和板庙镇相关人员来到王润道家中进行慰问,并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规划了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不久后,在该县八大工程2025年度134项重点任务清单中,也出现了“无障碍改造”“残疾人之家建设”“0 – 12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建设”这5项重点任务。这些任务的明确,体现了平昌县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也让幸福的阳光照进了每一个角落。

平昌幸福之路:从规划到实景的精彩演绎,平昌:民生工程绘就幸福画卷

2月27日,巴中市平昌县“万名医护走基层”义诊活动现场。(平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平昌县所谋划的幸福生活,具有更广泛的主体意义。它不是某些个体的幸福,而是事关群众的普遍期盼、普遍感知、普遍受益。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制订重点任务清单时,我们注重将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收集的民生事项与群众亟需、发展所需相统筹,优化资源供给、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更大力度解决好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在具体工作中,平昌县既将省、市和县本级明确的民生实事进行统筹规划,实施了大小相宜的民生项目84个;又整合资金5000万,推动每个镇(街道)今年至少干1件群众最期盼的实事。通过收集文体活动广场建设、农贸市场升级建设等“一镇一事”民生补短项目50个,让更多便民惠民项目在群众“家门口”落地生根。

据了解,该县元山镇今年将实施的“一镇一事”就是文体活动广场建设项目,这也是在当地呼声较高的民生事项。元山镇党委书记王敏说:“把事情办到大家的心坎上,才能让民生更有温度。”

幸福来之不易,那么又靠什么来守护呢?答案是:实干。只有通过实干,才能绘就幸福的美好图景,点染出幸福的绚烂色彩。

为了推动《方案》实施落地,平昌县着力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双组长协调小组,下设8个专项推进组和5个工作组,统筹项目开展。这种组织架构就像一个精密的齿轮系统,各个部分相互配合,确保项目能够有序推进。同时,平昌县还探索可量化、可感知、可分析的幸福生活评价指标,明确落实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确保工作可落地、可对比、可追溯。建立从项目立项到竣工全周期监督流程和“月调度、双月会商、季拉练”机制,推进工作清单尽快转化为“实景图”。

与此同时,平昌县还积极拓展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通过捐赠、投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项目建设。以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幸福生活八大工程项目建设。这种多元化的投入模式,为平昌县的幸福生活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平昌幸福之路:从规划到实景的精彩演绎,平昌:民生工程绘就幸福画卷

3月6日,镇广高速通广段控制性工程云台通江河特大桥建设现场,随着最后一节段劲性骨架吊装完成,主拱劲性骨架顺利合龙。(平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平昌县的发展注重可持续性。它凝心聚力、兼顾长短,让幸福生活成为一幕幕现实图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转化为城市的持久竞争优势。近年来,平昌县不断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建议、群众智慧作为政策制定、项目实施、实事推进的重要依据;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实事验收的重要依据。

为了让实事办得更实,让幸福更有温度,平昌县还计划加快组建市民观察员、企业观察员等队伍,对民生项目推进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问效,使居民真切感受到八大工程实施带来的幸福度。平昌县委副书记曹光辉说:“让代表坐前排、提建议成为与民生有关座谈会上的常态,市民观察员定期反馈一线见闻、群众诉求形成固定机制。人民满意,是幸福内涵唯一的‘标尺’。”

一项项、一条条民生新举措,就像神奇的画笔,勾勒出了民生发展的新图景,也给出了更多关于“幸福”的平昌答案。

本文详细介绍了巴中市平昌县通过实施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在就业、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平昌县从实际出发,关注民生细节,广泛收集民意,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吸引社会资源等方式,推动幸福生活建设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497.html

(0)
东京迎荷东京迎荷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