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与美国政府之间关于联邦拨款的事件展开。讲述了美国政府撤回拨款、提出改革要求,哥伦比亚大学从起初坚持原则到最终同意部分要求的过程,同时还呈现了各方对这一结果的不同看法。
路透社于23日发布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已经点头同意了美国政府所提出的部分改革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让被暂停的4亿美元联邦拨款得以恢复。
回溯到3月7日,特朗普政府做出了一个震动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决定——宣布撤回对哥伦比亚大学高达4亿美元的联邦拨款以及相关合同。美国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对此给出了解释:“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大量犹太学生遭遇了暴力、恐吓以及反犹太主义的骚扰,然而校方却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她着重强调,“大学若想要获得联邦资助,就必须严格遵守反歧视法。”
此外,据报道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还采取了行动,拘捕了哥伦比亚大学一名支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外国留学生马哈茂德·哈利勒。美联社指出,在2024年,哈利勒是哥大学生领导的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中的重要成员。美国政府明确表示要把哈利勒驱逐出境,特朗普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发出警告,称今后还会有很多像哈利勒这样“支持恐怖分子和反犹”的人会被捕并遭到驱逐。
3月13日,美国政府向哥伦比亚大学临时校长卡特里娜·阿姆斯特朗发出了信函。在这封信函中,政府列出了包括禁止蒙面、对部分学生抗议者进行纪律处分、对“反犹太主义”作出正式定义等在内的9项要求,并且规定哥伦比亚大学必须在20日下班之前承诺满足这些要求,将此作为恢复联邦资助的“先决条件”。
面对美国政府的这些要求,哥伦比亚大学一开始给出的回应是“不会动摇原则和学术自由的价值观”,不过同时也隐隐透露出会遵守政府要求的意思。实际上,早在13日,该校就已经对参与“占领汉密尔顿大楼”事件的部分学生采取了停学或开除的处分措施,还暂时吊销了部分毕业生的毕业证书。路透社的报道显示,哥大在21日的一份备忘录中,已经同意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多项要求。比如禁止学生在校内戴面罩、聘请36名有权逮捕学生的“校园安保人员”、任命一名新的高层管理人员主管提供中东研究课程的院系等。除此之外,校方还承诺要提高“机构的中立性”,并且表示会重新审查招生程序。临时校长阿姆斯特朗称,满足这些要求是为了“确保学术活动不被干扰”。
对于哥伦比亚大学积极配合美国政府要求这一情况,麦克马洪上周日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节目中表达了肯定:“在恢复联邦资助问题上,哥大走在了正确的轨道上。我已经和阿姆斯特朗进行了友好沟通。”
然而,这一结果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史学家、哥大毕业生乔纳森·齐默尔曼感慨道:“对哥伦比亚大学来说,这是悲伤的一天。”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会长托德·沃尔夫森也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要求“可以说是自麦卡锡时代以来对学术自由、制度自治等方面最严重的侵犯,这开创了一个可怕的先例”。另外,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由哥大学生领导的活动团体“哥伦比亚大学对种族隔离撤资联盟”也对学校与特朗普政府达成的协议进行了抨击。该团体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学校不仅无意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免受政府对巴勒斯坦进步活动的镇压,反而积极与 “法西斯政府”联手,出卖了所有人。
美国政府因所谓校园反犹问题撤回对哥伦比亚大学4亿美元拨款并提出改革要求,哥伦比亚大学从最初表明坚持原则到最终同意部分要求以恢复拨款。这一事件引发了多方争议,有人认为哥大配合走在正确轨道,也有人指责政府要求侵犯学术自由,学校出卖了学生和教职员工利益。反映出学术自由与政府干预之间的矛盾冲突。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