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颍州清明:传统祭扫习俗在绿色理念中转变,颍州清明:“鲜花换祭品”与“代客祭扫”引领文明祭祀潮流

本文聚焦清明前夕阜阳颍州各地的祭扫情况,介绍了随着绿色祭扫理念的普及,“鲜花换祭品”“代客祭扫”等文明祭祀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同时讲述了守园人见证的祭扫方式变迁以及当地推广的“云祭扫”服务。

在清明前夕,阜阳颍州的各个地方都迎来了祭扫的高峰。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绿色祭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像“鲜花换祭品”“代客祭扫”这类文明祭祀方式正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以往传统的焚烧纸钱习俗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鲜花换祭品”获点赞

在这几日,前往颍州区西湖陵园祭扫的人群络绎不绝。在陵园的入口处,特意设置了“鲜花换祭品”服务点。该服务点为前来祭扫的市民提供了一项贴心服务,即可以将火纸、鞭炮免费兑换成鲜花。

当天,市民庞龙带着家人前来扫墓。他还特意购买了2束鲜花,以此来祭奠自己的亲人。庞龙回忆说:“前两天,我看到相关部门发布的文明祭祀倡议书,里面提倡通过鲜花来缅怀先人。”他感慨地表示,十几年前扫墓结束时,身上总是沾满纸灰,而现在用鲜花进行祭扫,既安全又环保。

走进陵园内,可以看到多处位置悬挂着“鲜花祭祀一样寄托哀思”等宣传标语。不少市民表示能够接受这种文明的祭祀方式。西湖镇工作人员崔帅帅介绍说:“今年不少人主动用冥币换取菊花。”

据西湖镇副镇长杨雪介绍,进入3月之后,西湖镇的各村居、社区就开展了移风易俗“敲门行动”。在行动中,积极倡导居民、村民在扫墓时不使用冥币和塑料花。截至目前,该镇累计发放宣传单页1800余份,兑换出鲜花110余束。

据悉,在今年清明前夕,颍州区大力推广文明祭扫、绿色祭扫、安全祭扫、节俭祭扫的理念。各乡镇也通过上门宣传、悬挂标语等多种方式,引导群众采用低碳的方式来寄托哀思。

守园人见证祭扫变迁

在颍州区西湖陵园,有一位令人尊敬的“守园人”——高玉明。他已经在这里坚守了30余年,自陵园建园开始,他就一直在陵园工作。每年清明前后,他都会带头值守在一线岗位,全力守护陵园的平安。

高玉明说:“清明时节天干物燥,以前烧纸祭扫的人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意外。”为此,他常常带领工作人员提前制定防火预案。在墓区的重点区域增设灭火器材,并且安排专人进行24小时巡查,以此来守护陵园的安全。

30多年来,高玉明见证了祭扫方式的巨大变迁。他说:“以前几乎人人都烧纸,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鲜花祭扫,甚至有人在网上寄托哀思。”

高玉明还介绍,西湖陵园还推出了“代客祭扫”服务。这项服务为那些不能亲自前来祭奠的人提供了代擦墓碑、代奉鲜花等服务。高玉明表示:“我们知道,祭奠方式虽在不断变化,但生者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一直不变,做好各项服务,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安心,是守园人最诚挚的心意。”

近年来,颍州区也在积极推广“云祭扫”服务。专门开设了网上祭扫平台,该平台支持创建虚拟纪念馆、线上献花、留言追思等功能,让远在他乡的游子能够随时祭奠先人。颍州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线上祭扫突破了时空限制,让孝心得以延续。”这种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让传统清明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内涵。

本文围绕清明前夕阜阳颍州的祭扫情况展开,介绍了“鲜花换祭品”“代客祭扫”等文明祭祀方式渐成主流,守园人见证了祭扫方式的变迁,以及当地推广“云祭扫”服务。展现了颍州区在推广文明、绿色祭扫方面的积极成效,让传统清明文化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内涵。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944.html

(0)
甜雅mio甜雅mio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