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于日前发布的《安徽省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5年版)》,包括其分类、产品数量变化,重点突出的六类产品,以及省市场监管局发布该目录的目的和后续监管举措。
4月3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取到一则重要消息。日前,安徽省正式发布了《安徽省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5年版)》。这份新版的监管目录涵盖范围广泛,一共分为8大类,具体包括日用及纺织品、电子电器、轻工产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机械及安防产品、电工及材料、食品相关产品。在这8大类之下,又细分为24个类别,包含了多达207种产品。与上一年度相比,产品数量增加了20个,这也体现出监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该目录着重突出了六类产品。第一类是关系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像建筑用钢筋、水泥、电线电缆、手提式灭火器等,这些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二类是公众关注度高、流通量大的热点消费产品,例如羽绒服、羊绒衫、运动鞋等,这些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第三类是涉及“一老一小”特殊人群消费品,像学生文具、儿童玩具、老年手机等,特殊人群的消费产品质量安全需要格外重视。第四类是专项整治、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领域要求加强监管的产品,例如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电动自行车、安全帽、成品油等,这些产品在特定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加强监管有利于保障相关领域的安全和环保。第五类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品,例如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并网逆变器等,这些产品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第六类是以往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较高的产品,例如微型无人机、灯具、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等,对这些产品加强监管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目录的发布旨在加强对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通过这份目录,能够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靶向性。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接下来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如监督抽查、生产许可、专项整治等,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推动产品质量安全协同监管。同时,要压紧压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防范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牢牢守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发布的《安徽省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5年版)》,阐述了其分类、产品数量变化以及重点突出的六类产品,强调了该目录对加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意义,以及市场监管部门后续的监管举措,旨在保障人民群众和公共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