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政府对华政策:经济利益与价值观如何平衡? 在华德企:撤出中国难以想象,“去风险”何去何从?

本文围绕德国新政府的对华战略展开讨论,通过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执行董事欧阳利文接受专访的内容,探讨了德国经济与中国市场的紧密联系、新政府对华政策走向、“去风险”概念以及在华德企的相关情况等问题。

德国知名媒体《南德意志报》于3月16日发布了一篇深度分析文章,标题鲜明地指出“撤出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当前,德国经济与中国市场之间的联系呈现出紧密交织的态势。然而,在经济联系愈发紧密的同时,德国国内对中国的怀疑情绪却在日益增长。与此同时,美国与欧洲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疏远。在此背景下,一个关键问题摆在德国面前:德国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与中国打交道呢?是选择对中国展现强硬态度,还是紧紧抓住与中国合作带来的经济机遇?

中国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执行董事欧阳利文(Oliver Oehms)在接受《南德意志报》的独家专访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新成立的联邦政府必须找到一种能够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的方法。目前,联盟谈判已经在柏林拉开帷幕。那么,从海外商会的视角来看,新政府应该推行怎样的对华战略呢?

欧阳利文表示:“我们预计新政府的对华政策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会员公司的共同期望是,新政府能够更加坚定地将中国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这并不意味着要忽视自身的价值观,而是需要明确界定德国的经济利益,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相应的战略。”

接下来,谈到在华德国企业将“去风险”视为经济上的必要举措,还是迫于来自柏林或布鲁塞尔的压力时,欧阳利文指出,关键在于如何定义“去风险”。由于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中国本土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都加大了在邻国拓展业务的力度,其目的是探寻新的商业机会。尽管这一发展趋势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关企业的兴趣正在与日俱增。不过,他着重强调,撤出中国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因为中国市场对于德国企业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去风险”问题归根结底是关于德国企业对中国依赖程度的问题。欧阳利文指出:“每个公司都必须自行决定如何处理对中国的依赖关系。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经济集群风险,以汽车行业为例,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同时,中国企业在电池技术等关键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要在短期内弥补这一差距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是否能够与这些中国公司展开合作?在中国目前面临中美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中国是否愿意邀请更紧密的合作呢?”

最后,欧阳利文作为欧洲人,特别是德国人,强调继续与中国伙伴进行建设性合作仍然至关重要。

本文聚焦德国新政府的对华战略问题,通过欧阳利文的观点,阐述了德国经济与中国市场紧密相连的现状。在“去风险”和新政府对华政策走向等方面,强调了中国市场对德国企业的重要性以及继续与中国合作的必要性。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德国需要在经济利益和其他考量之间找到平衡,以实现自身的发展。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245.html

(0)
甜雅mio甜雅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