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通话展开,详细介绍了通话后的各方反应、通话重点内容,以及专家对此次通话在俄乌和谈进程中影响的分析,同时提及了当前俄乌冲突中的一些动态。
在3月18日这一备受关注的日子里,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通话。国际媒体纷纷采用“直播”的方式,对这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通话进行了实时报道,全球的目光都聚焦于此。
通话结束后,各方迅速做出反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第一时间于社交媒体上作出回应,而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洲领导人也纷纷第一时间表态,此次通话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回溯到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库尔斯克地区的一个指挥中心出席会议。这一场景由新华社进行了记录和发布。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令人玩味的评论:“普京总统和特朗普总统的通话证明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想法——餐厅里只有俄罗斯和美国。”他还形象地描述道,“菜单上有:开胃小菜——布鲁塞尔芽菜、英式炸鱼薯条和巴黎公鸡。主菜是基辅炸肉排。祝您用餐愉快!”这番评论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此次通话在国际格局中的重要意义。
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的学者指出,尽管俄美双方在通话后的声明中并未涉及主权、领土和安全保障等乌克兰危机的核心问题,双方的分歧仍然十分巨大。然而,普京同意了特朗普提出的俄乌30天内不攻击能源基础设施的提议,并立即向俄军下达了相关命令,这一举措显示出了俄方难得的善意,意味着和谈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
画面中呈现的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这一标志性建筑见证了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由新华社记者白雪骐拍摄。
根据俄方18日公布的声明,双方通话的重点内容丰富多样。对于特朗普提出的30天停火倡议,普京提出要确保对整个交战线的停火进行有效管控,停止乌境内强制动员和重新武装乌军;双方一致强调,停止对乌提供外国军事和情报援助,是防止冲突升级和解决冲突的关键;此外,俄乌将于19日各交换175名俘虏;双方还决定将继续通过双边模式解决乌克兰问题,并正积极组建专家组;鉴于俄美对全球安全的特殊责任,双方表达了关系正常化的意愿;特朗普对普京在美俄组织由北美冰球联盟(NHL)和俄罗斯冰球联赛(KHL)球员参加冰球比赛的设想表示支持。
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乌方已准备好采取必要的停火措施,他认为现在俄方必须展示其停火意愿。即便只是“部分”停火,也被他视为“积极成果”,这将使乌克兰距离年内结束战争的目标更进一步。但他同时也强调,乌方对俄方停火的诚意“感到怀疑”,并坚定地表示“没有乌克兰的谈判不会有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俄欧亚所副所长刘旭在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与2月12日特朗普与普京首次通话相比,双方本次的通话还是取得了很大进展。”虽然双方达成的共识仍是有条件或局部的,但这已表明双方此前的巨大分歧在特朗普的推动下正渐渐缩小。尽管双方分歧仍然存在,但此次通话应给予积极评价。
回顾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到访白宫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媒体前爆发了激烈争吵,最终泽连斯基提前离开白宫,这一场景被新华社记者胡友松记录下来。
与普京通话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此次通话“富有成效”,两人讨论了和平协议的“许多要素”。他还称,普京和泽连斯基都希望结束冲突,“和平进程已全面开启”。
中国社科院俄欧亚所研究员张弘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分析道,普京同意30天内不攻击能源基础设施,这是全面停火谈判的开端,充分显示出俄方的善意。双方达成的一系列共识则反映了两国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决心。然而,想要达成全面停火并非易事,乌克兰要在领土和安全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欧洲也需要予以配合,停止向乌克兰提供进攻性武器。而这一切还需要美国从中斡旋,做乌克兰和欧盟的工作。
俄罗斯国防部18日通报称,乌军当天对俄别尔哥罗德州发动了5次袭击,并指出乌军此举是为了“给当天举行的俄美领导人通话制造负面影响”,也“损害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和平倡议的影响力”。
刘旭认为,由于双方分歧太大,声明中没有涉及主权、领土和安全保障等核心问题,而是先探讨了双方能够接受的一些议题,在寻求停火与和平方面先做出一定姿态,再逐步推进,这种方式有助于双方增进互信。但随着未来触及到核心问题,双方的分歧与谈判中的困难便会凸显出来。
刘旭坦言:“特朗普希望迅速达成和平协议,以实现竞选承诺并对国内施政形成积极影响。而乌克兰的处境将会越来越艰难。由于实力与俄罗斯相差较大,一旦失去西方援助,乌克兰将无力抵抗俄罗斯。”目前乌克兰在某种程度上正被“逼和”,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寻求保障自身利益。“在美俄乌三方之中,乌克兰无疑处于最为弱势的地位。”
本文聚焦3月18日俄美领导人通话这一重要事件,展现了国际社会各方的反应。此次通话在俄乌和谈进程中取得了一定进展,显示出俄方的善意,但双方在核心问题上仍存在巨大分歧。乌克兰在美俄乌三方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未来俄乌和谈的推进面临诸多挑战,全面停火的实现还需要各方做出更多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