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立体种植,临朐泉头村走上致富快车道,临朐泉头村:立体种植模式开启致富新篇

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泉头村探索种用白菜与佛手瓜立体种植模式的过程及成效。泉头村耕地有限,但村民凭借智慧和努力,从佛手瓜种植起步,历经多次尝试,最终成功实施立体种植,降低风险、增加收入,还计划进一步推广该模式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近日,在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泉头村的大白菜育种基地里,呈现出一片繁忙而热闹的劳作场景。村民们个个手法熟练,他们快速地铺设着地膜,精准地培栽着幼苗,脸上洋溢着热情,眼神中满是对未来丰收的期盼。村党总支书记王秀胜站在田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介绍道:“这是我们探索出来的种用白菜与佛手瓜立体种植模式,能把土地效益发挥到极致!”

创新立体种植,临朐泉头村走上致富快车道,临朐泉头村:立体种植模式开启致富新篇

泉头村是一个常住人口仅600人的小村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然而,泉头村人有着不服输的精神,从不向现状低头。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就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捕捉到了商机,果断地走上了佛手瓜种植之路。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疏松,简直就是佛手瓜生长的天然理想之地。没过多久,佛手瓜就成了村民们实实在在的“致富瓜”,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到了400多亩。

不过,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王秀胜书记坦言:“佛手瓜的生长周期将近半年,它一直在架子上攀爬蔓延,导致地面空间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这成了制约村庄进一步发展的难题。

创新立体种植,临朐泉头村走上致富快车道,临朐泉头村:立体种植模式开启致富新篇

为了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有效降低市场风险,近年来,泉头村村办合作社——临朐县鑫泉果蔬专业合作社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大力流转村里的土地,一心探索全新的种植模式。

鑫泉合作社进行了多次大胆尝试,先后试验了玉米与佛手瓜、芸豆与佛手瓜的复合种植。可惜的是,这些尝试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王秀胜书记并没有被困难打倒。2021年,鑫泉合作社成功与当地知名种业公司华良种业达成合作,共同打造泉头片区大白菜育种基地,将20亩流转来的土地全部种上了优质种用白菜。

今年以来,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他们充分挖掘各村的自然资源,整合潜在能量,精准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地实施“一村一品”策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在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的支持下,泉头村全面推行“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的联农带农创新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村里与华良种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种业公司统一供应种苗,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等种子成熟后,还会按照保护价进行收购。这样一来,既大大降低了种植风险,又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

创新立体种植,临朐泉头村走上致富快车道,临朐泉头村:立体种植模式开启致富新篇

王秀胜书记详细介绍说:“3月初播种种用白菜,4月初栽种佛手瓜。到了5月,佛手瓜开始上架的时候,种用白菜已经成熟可以收获了,二者生长互补,互不干扰。”在种植布局上,佛手瓜巧妙地种在种用白菜的间隙,每亩地大约栽种40棵。这种独特的立体种植模式,充分挖掘了土地资源的潜力,实现了作物间的优势互补。

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党委委员王国帅仔细算了一笔账:“8月中旬,佛手瓜陆续成熟,采摘期长达两个月,每亩产量可达七八千斤,能给村民带来丰厚的收入。种用白菜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华良种业提供的优质种子,让每亩产量达到300多斤,比老品种增产100斤,而且每斤收购价还高出4元。此外,根据合作社与种业公司的协议,村集体每年还能获得3至5万元的收入。”

合作社的成功运作,让村民们的种植热情高涨。不少村民纷纷在自家地里种起了白菜种,全村种植面积达到了350亩左右。村民王洪亮笑着说:“今年我种了三亩多地,种用白菜加上佛手瓜,亩均总收入能超过1.5万元。”

王秀胜书记坚定地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我们打算把村周边600亩地全部利用起来,特别是流转年纪较大村民的土地,全力推广这种立体种植模式。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创新,泉头村一定能带动更多村民走向富裕!”

临朐县泉头村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从佛手瓜种植起步,历经波折探索出种用白菜与佛手瓜立体种植模式。在当地服务中心支持下,采用创新联农带农模式,降低种植风险,提高村民积极性。该模式实现作物优势互补,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泉头村还计划进一步推广,有望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展现了乡村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实现振兴的良好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322.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