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岁的普先生在社区体检突发胸痛后,通过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搭建的社区 – 医院就医转诊服务体系,迅速得到救治的案例。详细介绍了该体系在优化转诊协作机制、电子健康档案互联互通、智能预约系统、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保障、康复回社区等方面的举措,最后倡议民众参与分级诊疗,享受便捷就诊服务。
在一次社区体检中,65 岁的普先生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胸痛”的症状让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社区医生反应迅速,第一时间为普先生完成了心电图检查,并且通过医院转诊平台,直接将他转至医院胸痛中心。在救护车还未抵达的时候,医院那边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导管室。从社区初步诊断,到最终完成“心脏支架”手术,整个过程仅仅用了 2 个小时。普先生感慨万分,不禁说道:“真没想到在社区也能这么快救命!”
为了有效破解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比如挂号难、排队时间久、检查项目繁多以及信息不连贯等问题,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依托医院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积极联动医院下辖的 4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室),精心搭建起了一套便捷的社区—医院就医转诊服务体系。
据相关介绍,通过对社区与医院的转诊协作机制进行优化,成功构建起了一条“家门口初诊—精准转诊—有效分流就诊”的就医服务链。这一服务链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奔波、大病不耽误、就医有秩序”的目标,从而推动了医疗服务从“看病难”到“有序就医”的重大转变。
在信息共享方面,“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了互联互通。社区与医院能够共享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以及用药记录等信息。在转诊的时候,这些信息会及时推送给接诊医生,这样就避免了患者重复进行检查以及反复口述病史的麻烦,真正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同时,智能预约系统也极大地节约了时间。社区医生可以通过医院医疗平台直接为患者预约院本部专家号、预约检查以及预约住院,明显缩短了患者的平均等待时间。
该转诊服务体系不仅流程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更是充满了“温度”。转诊专员会全程跟进患者的情况,社区医护人员也会全员参与到服务中来。他们会为辖区居民办理转诊手续、详细解释政策、安抚患者的情绪,切实解决患者“不知去哪科、不懂怎么约”的困扰。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医院还设置了绿色通道给予优先保障。在转诊时,医院会提供预留床位、检查快速通道,确保患者“上车即入院、到院即治疗”。此外,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建立了门诊与社区转诊群,能够及时进行沟通联系,引导患者就医。他们还会提前为患者协助预约检查,协调预约住院,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陪诊、陪检、缴费、取药、取报告等服务,并且护送患者住院,避免患者来回奔波。
在患者康复阶段,实行“康复‘回社区’,健康‘全程管’”的模式。医院与社区实现了无缝对接,患者出院后,根据住院治疗方案,可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配药及健康教育指导。社区家庭医生会完成出院随访、慢性病管理等延续服务,确保患者的健康得到全程关注。
最后,医院发出倡议,希望民众能够信任社区“健康守门人”,主动参与“分级诊疗”。对于常见病、慢性病,优先选择在社区就诊。同时,要主动积极了解转诊政策,配合家庭医生管理健康档案,这样就能享受更高效便捷的就诊服务。
本文通过普先生的就医案例,详细介绍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搭建的社区 – 医院就医转诊服务体系。该体系在优化转诊机制、信息共享、智能预约、一站式服务、康复关怀等方面成效显著,有效解决了患者看病难题。医院倡议民众参与分级诊疗,以享受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