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哈伊高铁复工情况,详细介绍了施工现场的作业内容、施工计划、智能化装备应用以及今年的工程预期,展现了哈伊高铁建设的积极进展和美好前景。
3 月 19 日,哈尔滨这座城市已被浓浓的春意所笼罩。在呼兰区的哈伊高铁(哈尔滨至铁力段)裕田制梁现场,170 名工人早早地来到工地,开启了忙碌而又有序的工作。他们的任务是开展铁路预制箱梁的钢筋加工、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一系列作业,这些工作是后续高铁桥梁建设的重要基础,而这一天也标志着哈伊高铁正式复工。
完成复工检查与评估,170 名工人率先进场
走进位于呼兰区的施工现场,只见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施工人员们在铁路预制梁施工现场各司其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他们首先在室内将钢筋进行精确的切割和制型,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专注与专业。而后,他们将加工好的钢筋搬运到室外,熟练地将这些钢筋连接在一起,逐渐搭建起预制箱梁的骨架。每个预制梁的长度达到了 32.7 米,而一标段一共要建造 692 孔这样的预制梁,工程量十分浩大。
此时的气温依旧比较低,但施工的热情却丝毫未减。19 日率先开工的是预制箱梁施工,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到四五月份,进场工人将从现在的 170 人增加至二三百人,以加快工程的进度。“目前预制箱梁已经完成 46%,预计 8 月底完成全部 692 孔箱梁的架设任务。”郭懿介绍说,“一标段长 12 公里,施工任务还包括两座特大桥的建设,以及呼兰北站和哈尔滨北站的技术改造。”
高速铁路预应力箱梁具有标准高、精度高、强度高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承建单位中铁上海工程局引入了一系列智能化装备,如智能钢筋加工设备、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压浆系统、料仓自动喷雾降尘系统等,打造了一座集智能化、数智化、绿色化于一体的现代化预制梁场。与传统预制梁场相比,这里实现了从钢筋加工、预应力张拉、压浆到混凝土养护的全流程智能化作业。这不仅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还显著提高了工艺精准度。
据悉,今年哈伊高铁预计完成站前、站后工程,有望实现全线铺轨贯通。哈尔滨至铁力段年内将基本完成路基工程、桥梁工程、轨道与信号工程和房建工程,为后续接触网作业和联调联试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哈伊高铁全线建成后,哈尔滨至伊春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将由 7 小时左右大幅缩短至 2 小时左右,这将极大地便利两地的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
本文围绕哈伊高铁复工展开,介绍了现场施工情况、工程进度安排以及智能化装备的应用,同时提及今年的工程预期和全线建成后的便利,展现了哈伊高铁建设的积极推进和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