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回购潮起,三一重工等大手笔出击,2025 年回购热度延续,多家公司“阔绰”出手

本文聚焦近期上市公司的回购热潮,介绍了三一重工等公司的回购情况,分析了回购背后的政策因素,还列举了 2024 年和 2025 年上市公司的回购数据及部分公司的具体回购金额。

近期,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热潮如春日浪潮般涌动,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仅在 3 月 19 日和 20 日这短短两天时间里,就有三一重工、广州酒家、太古股份、民生健康、利元亨等多家公司相继发布了回购股份的公告。其中,三一重工更是以大手笔回购吸引了众人目光。公司董事长向文波提议进行股份回购,资金总额高达 10 亿元至 20 亿元,并且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激励,也彰显了公司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近期上市公司回购潮起,三一重工等大手笔出击,2025 年回购热度延续,多家公司“阔绰”出手

上图为三一重工公告截图。

在业内专业人士看来,上市公司纷纷开启股份回购模式,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一方面,这是企业向市场传递对自身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重要信号。通过回购股份,公司能够稳定股价,提升市场对公司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另一方面,这也是响应政策的需要。

今年 1 月,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在这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同时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更早之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0 号——市值管理》,都对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并依法注销给予了引导。

在金融市场层面,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等新设立的工具相继落地生效,这些举措进一步增强了上市公司进行回购和增持的意愿。

从数据方面来看,据证监会披露,2024 年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的金额达到了 1476 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另据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介绍,截至 2024 年末,金融机构已经和超过 700 家上市公司或者其主要股东签订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合同金额超过 300 亿元。2024 年全市场披露的回购、增持计划上限接近 3000 亿元。

这波回购热潮在 2025 年仍在持续。据市场机构统计,截至 3 月 16 日,共计 946 家公司发布了回购进展情况公告。其中,有 53 家公司的回购比例较大,预计回购金额上下限均值占预案日市值比例大于 1%。

在具体的回购金额上,多家上市公司表现得十分“阔绰”。以贵州茅台为例,自去年底宣布回购方案以来,截至 2025 年 2 月底,已累计回购股份 82.22 万股,支付金额近 12 亿元。

本文围绕近期上市公司回购热潮展开,介绍了多家公司的回购情况,分析了回购受政策推动的原因,并列举了 2024 年和 2025 年的相关回购数据。上市公司积极回购股份,既反映了对自身发展的信心,也体现了政策引导的成效,这一趋势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413.html

(0)
东京迎荷东京迎荷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