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本周超级央行周,重点分析了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决策及影响,包括对美国经济增速和通胀预期的调整,以及“美联储看跌期权”是否出现。同时探讨了美股后续走势的多空观点,还关注了中国股市的估值回升动能,涉及港股和A股的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
本周,金融市场迎来备受瞩目的超级央行周,美联储、日本央行、英国央行等纷纷登场。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当属美联储,其一举一动都引发了市场的剧烈波动。此次美联储下调了GDP增速的预测,而点阵图显示,美联储仍保持今年降息两次的预测不变。
高盛分析指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此次会议上整体表现偏鸽派。他提及通胀是“暂时性的”,并决定比预期更快地缩减量化紧缩(QT)的步伐。这一系列举措让市场多头感受到,所谓的“美联储看跌期权”(Fed Put)政策似乎正在回归市场。受此影响,连日大跌的美股在隔夜迎来了八个月来最大单日反弹,涨幅超过1%。交易员们认为,鲍威尔对经济的积极发言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投资者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随着美股暂时走稳,今年以来备受关注的“东升西降交易”也稍作歇息。3月20日,恒生指数下跌2.23%,而今年表现亮眼的欧洲股市在开盘后也出现下行走势。不过,接受记者采访的资管机构和投行人士普遍认为,港股在持续上涨后出现一定的盘整是必要的。同时,美国市场表现较好,可能会推动部分资金回流美国市场。尽管人工智能(AI)引领的港股热潮仍将持续,但投资者开始关注地缘政治扰动带来的影响。不过,机构普遍认为,此次回调或许仍是布局的良好机遇。
“美联储看跌期权”是否隐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近阶段,美国股市在一个月内下跌了10%,衰退预期急剧上升。高盛也下调了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从之前的2.2%降至1.7%。与此同时,通胀问题依然顽固,这可能会束缚美联储采取宽松救市政策的手脚,引发了市场的担忧。
因此,此次美联储议息会议备受市场关注。交易员们密切关注“美联储看跌期权”(即降息或释放宽松信号)是否会出现,利率和通胀预测也成为焦点话题。从会议结果来看,美联储保持利率区间在4.25% – 4.5%不变,并决定从4月1日开始放缓缩表步伐。鲍威尔对经济释放的积极信号无疑起到了安抚市场紧张情绪的作用。
鲍威尔暗示,美联储认为在关税及其对通胀的影响下,没有必要采取激烈行动。他表示,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不高,经济仍然强劲,就业市场依旧稳固。鲍威尔淡化了关税的影响,认为通胀压力是暂时的,目前判断关税将造成严重影响还为时尚早。他还指出,密歇根大学的通胀预期数据“异常”,调查数据与实际经济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
此次,美联储在经济展望中下调了2025 – 2027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并上调了2025年的通胀预期。然而,点阵图显示,美联储保持今年降息两次(至3.75% – 4%区间)的预测不变。
不过,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陈杰瑞(Jerry Chen)对记者表示,从投票分布来看,赞成放缓加息(鹰派)的票委人数从4人增加至8人,而支持更快降息(鸽派)的人数从5人减少至2人。这意味着对于大部分美联储委员来说,尽管2月CPI低于预期,但高通胀依然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首要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委员们并没有上调对2026 – 2027年的通胀预测,这或许传递出“通胀只是暂时的”的信号。
当前,利率市场的押注与美联储的决策基本吻合,隐含的6月降息概率为56%,且预计全年降息两次。
美股走势仍存在隐忧。在鲍威尔发布会讲话期间,美股加速反弹,三大美股指刷新日高,美国国债价格跳涨,两年期美债债券收益率跳水、下破4.0%。黄金价格创新高,加密货币价格回升,美元收窄日内涨幅。
美股出现了久违的单日涨幅超过1%的情况。然而,当前市场对美股后续的走势仍存在明显的观点分歧。
较为谨慎的一方认为,当前美股面临两大压力尚未消除。一是美国股票估值过高,二是新一届美国政府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
陈杰瑞提及,此前标普500已经跌破200日均线这一关键支撑,并继续下跌,多空双方在5660点附近展开了激烈博弈。近期关键的问题是空头是否会再次发力,如果空头发力,不排除美股会下探5340至5402的区域。但如果短期出现利好消息,也不排除短期反转的可能性,只是5638 – 5670区域可能会再次形成阻力,股价可能进一步走低。
从技术面来看,高盛认为,美国市场的技术面仍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系统性交易、波动率控制以及CTA(商品交易顾问)策略相关的抛售压力基本释放。此外,月末/季度末养老金再平衡的资金流入规模较大。如果现金标普500指数涨至5800点以上,该机构则会考虑采取更为谨慎的投资策略。波动率压缩可能会推动一定程度的市场需求,但随着期权到期日临近,市场可能会出现部分抛售压力。
而更为积极的一方则认为,考虑到“逢低买入”这一策略在过去二十年中一直效果显著,最近这次美国成长股的下跌或许也不例外。只是这次的不确定性更大。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记者表示:“这一次的情况并不那么明朗。尽管最近美股出现了下行趋势,但美国股票和美元的价格仍然处于高位。按照历史经验来看,投资者愿意为增长潜力投资,但美国经济和企业盈利的增长似乎正在放缓。虽然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我们尚没有足够的信息来确定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美国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未来政府削减开支的程度。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关税政策的影响、联邦雇员裁员和大规模移民驱逐政策。”
那么,哪些因素可能推动美股回升呢?景顺认为,主要有几重因素。一是美联储降息,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比年初时更大;二是美国企业盈利改善,预期上升,但这种情况可能性较小,因为美国盈利势头一直呈下降趋势,人工智能市场狂热的日子已经过去;三是美国经济前景好转,这种情况可能性也较小,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GDPNow指标显示美国第一季度GDP预计为 – 2.8%,政府削减开支对就业产生了影响。
中国股市估值回升动能仍存。3月20日,恒生指数下跌2%,港股科技板块下跌3%。平安发布财报后股价跌4%,腾讯跌3.5%。近期市场在上涨后出现一定的盘整并不奇怪。
高盛集团亚洲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近期在上海媒体会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次市场回暖的可持续性更强。尤其是中国市场估值极具吸引力。当前A股估值仅12.7倍PE,远低于标普500(约22倍)和印度市场(约21倍),折价约40%。过去投资者不买入中国股票是因为担心估值继续下跌(如12.7倍PE跌至11.7或9.7)。但是,现在市场共识已发生转变,认为估值进一步下行的概率大幅降低,甚至有望回升至15倍PE。
其次,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展现出稳定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决心。此外,科技创新因素也不可忽视,如DeepSeek等,这是引发市场大涨的催化剂,能够在关键时刻刺激市场情绪,促进资金回流。
今年以来,科技互联网板块刺激了港股走势。某美资投行交易员对记者表示,3月19日腾讯财报表现优异,元宝AI应用增长迅猛,游戏业务增长加速。AI仍是市场亮点,但整体科技股缺乏明确方向,在大涨过后,近期观察到资金开始从互联网板块向低估值板块切换。
国际投行Jefferies亚太区互联网及媒体行业主管庄耀鸿(Thomas Chong)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电话会议上,腾讯管理层强调了AI战略,认为AI是推动不同业务增长的“倍增器”。AI原生应用“元宝”表现出色,该机构预计未来会有更多AI应用推出。企业服务将受益于GPU的部署。整体来看,腾讯保持高质量增长,利润率持续扩张,维持“买入”评级。
摩根士丹利基金方面对记者表示,“东升西落”的叙事仍可能继续,A股的修复能力增强。上周五市场一举突破3400点,改变了过去两周市场震荡的格局。该机构认为,有几个原因助力市场获得突破。一是美联储6月降息概率显著上升;二是发改委等多部门本周一举办提振消费有关情况发布会激发了市场对内需修复的信心;此外,中国央行会议指出择机准降准降息的消息给投资者情绪带来提振,上周顺周期板块整体上涨。
本文围绕超级央行周展开,详细剖析了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决策及影响,指出“美联储看跌期权”引发市场关注,美股走势多空观点分歧明显。同时,中国股市在估值、政策和科技等因素推动下,展现出估值回升的潜力,“东升西落”叙事仍可能延续。投资者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谨慎把握市场动态。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