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详细介绍了方案的重点任务及各方解读,展现了多部门合力促消费的决心,阐述了方案在惠民生、引领供给等方面的意义,还列举了各地依据方案出台的创新促消费举措。
近期,江西省积极响应消费提振号召,针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数码产品推出购新补贴政策。在赣州市南康区的某品牌手机专卖店内,我们可以看到众多消费者趁着这一利好政策前来选购新机。这热闹的场景,正是消费市场活力逐步释放的一个生动缩影。(图片来源:朱海鹏摄)
与此同时,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举办的放心消费嘉年华公益活动现场,也呈现出一片温馨而忙碌的景象。该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们,正热情地为市民提供果蔬检测服务,让百姓能够更加安心地消费。(图片来源:谭云俸摄,新华社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一重磅方案犹如一颗投入消费市场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方案》全面部署了8个方面共30项重点任务,涵盖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等多个关键领域,为提振消费市场提供了清晰而全面的路线图。
《方案》一经公布,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便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不少网友纷纷在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方案》能够惠民生、促消费,激发消费活力”,并满怀期待地表示“期待《方案》的落地实施”。
多方合力 促进消费
消费,作为经济活动的最终环节,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更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相连。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对《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
多部门的共同发力、各项政策的相互支撑,让网友们对《方案》的实施充满了信心。人民网转载的文章《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指出,“提振消费需要各方面政策协同发力,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各项经济社会政策都要体现促消费政策导向。”据文章介绍,《方案》提出“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在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中,还提出了“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等一系列具体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明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方案》贯彻落实,加快形成促进消费增长的强大合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
中国经济网转载的文章《大力提振消费 多部门打出组合拳》也提到,《方案》是一个牵头管总的综合性文件,后续落实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各项经济社会政策都体现出促消费的政策导向,其中既有项目投资、财政资金、工会经费、消费帮扶等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也有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金融信贷、统计制度改革、休息休假权益保障等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撑。
网友们普遍认为,《方案》的出台具有重大意义。网友“循环”充满信心地表示:“各部门共同发力,相信促消费将有显著成效。”网友“云龙”也深刻指出:“提振消费意义重大,既发展经济,也能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封面新闻发布的评论文章认为,《方案》系统性地回答了“消费能力从何而来”“消费意愿如何激发”“消费信心如何强化”“消费场景如何搭建”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九派新闻发表评论称,《方案》的出台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方案》提出了众多政策工具包,旨在通过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有望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期待各项政策措施能够迅速落地见效,让消费这驾‘马车’跑得更稳更快,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供给引领 惠及民生
不少网友敏锐地关注到,《方案》聚焦惠民生,提出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例如,2025年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中,提出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等多方面负担。
据新华全媒体发布的文章介绍,李春临提到,此前的消费政策大多从供给侧入手,强调以供给引领创造需求。而这次《方案》“在需求侧加大政策力度,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努力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预期更稳、信心更强”。在惠民生方面,《方案》紧密结合百姓日常所需,提供了更多元、更普惠的消费供给。针对老年人出行和用餐问题,支持地方试点探索多层建筑加装电梯和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对于年轻人,特别是“Z世代”,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文博单位拓展服务项目,推动巡演项目“一次审批、全国巡演”,让看演出、出门旅行有更好的体验。
环球网发布的评论《推动消费向好,“民生为大”是突出导向》认为,“这些措施不仅旨在激发消费潜力,更意在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方案》的30条具体措施涵盖了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的方方面面,也回应了工资收入、股市、育儿等舆论关心的具体议题,有着“民生为大”的突出导向。例如,《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最前面、最突出的位置,既瞄准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也关注了拖欠账款等领域。又比如,《方案》提出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既“加力”又“扩围”、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等,都直接惠及亿万家庭,也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和空间。
经济日报客户端转载的评论文章提到,《方案》出台的重要意义中,包括“有助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案》强调将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通过增收减负、优化供给、改善环境和完善政策等,着力解决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堵点,使人民群众能够从丰富多彩、优质便利的消费活动中感受到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协同提升。
因地制宜 创新做法
《方案》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各地提振消费的具体举措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北京日报客户端关注到,在国新办就提振消费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李春临提到,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地方就提振消费作出了动员部署,也有很多地方在积极探索和谋划各种创新做法。李春临表示,考虑到促消费政策涉及面广、不同地方差异性较大,《方案》支持地方结合自身条件和资源禀赋等,积极探索务实举措,在发展养老和托育服务、冰雪经济、传统民俗类消费、清理不合理的消费限制、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地方促消费激励引导,及时将先进经验做法上升到制度机制。
澎湃新闻转载文章提到上海市对首发经济的高度关注。近日,上海升级推出首发上海3.0版,共计十项支持政策,从展会支持、通关便利、财政激励等多个维度加大扶持力度。根据首发上海3.0版政策,上海市将继续优化进口首发新品通关服务,建立首发、首秀、首展的进口商品通关便利“企业服务包”机制,提供更精细化的通关服务。在资金支持方面,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对展会新品首发和高能级首店落地的扶持力度,提升展会新品首发能级。对举办首发活动的参展商按照实际投入总额,给予不超过30%、最高50万元的补贴;对“首发上海”活动期间发布的,最高补贴提升至60万元。
潮新闻报道,日前,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浙江省将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力争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为了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浙江省推出了不少实招。针对汽车消费,浙江省将继续支持汽车置换更新,新能源汽车最高补贴1.5万元/辆、燃油车最高补贴1.3万元/辆。为了让老百姓吃好,浙江省将推动地方因地制宜布设便民早餐车、社区早餐店、社区食堂等,实现社区居民“5分钟可达”。同时鼓励地方加大餐饮、购物、文化旅游、家政、健康等消费券发放力度。根据规划,2025年,浙江省将累计培育省级智慧商圈20个以上,累计改造提升特色商业街、步行街70条以上。另外,2025年,浙江省将动态培育放心消费商圈和高速公路服务区500个以上,放心商店、网店、餐饮等20万家以上,线下无理由退换货服务承诺单位9万家以上。
据人民网报道,为进一步提振消费,山东省青岛市打出了文旅“组合拳”。近期,《青岛市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出台,从需求端、供给端、政策端协同发力,推出拉动文化和旅游消费的系列举措,今年计划举办各类文旅消费活动不少于1000场,落实消费券发放等文旅优惠1000万元以上。当地的极地海洋世界、青啤博物馆等热门景点,“夜游浮山湾”海上航线,还有品质展览演出等,都推出了专属优惠券。消费券使用规则更加灵活,不同场景消费券可叠加,覆盖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全流程。丰富多元的文旅活动将贯穿全年,并举办各类高端活动,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吸引八方来客。为让游客消费更舒心,青岛市还全方位提升消费环境,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让演艺和展览空间更具吸引力,为消费增添新活力。
本文围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展开,阐述了方案的重点任务、多部门合力促消费的举措、方案在惠民生方面的意义以及各地因地制宜的创新促消费做法。该方案的出台对于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各地积极响应并采取行动,有望推动消费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