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世界睡眠日展开,介绍了睡眠的重要性,全国爱卫办发布的《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长、规律睡眠的时间建议,睡眠障碍的表现,以及长期睡眠不良的危害,最后还有直播预告。
今天是意义非凡的世界睡眠日。睡眠,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就像一台精密仪器的自我检修程序。它能够帮助我们消除身体的疲劳,让我们的精力如同充满电的电池一般得到恢复。良好的睡眠更是维持身体各项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石,对于促进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就像给大脑这台计算机进行深度优化一样。
近日,全国爱卫办重磅发布了《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那么,什么样的睡眠才称得上是好睡眠呢?又该如何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些关于睡眠的关键要点。
01 不同年龄有“最佳睡眠时长”
《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明确指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所需的睡眠时长存在差异,而且具体的时长还会因人而异。一般来说:
-
0 – 3月龄婴儿每天需要13 – 18小时的睡眠;
-
4 – 11月龄婴儿则需要12 – 16小时;
-
1 – 2岁幼儿每天的睡眠时间在11 – 14小时;
-
学龄前儿童需要10 – 13小时的睡眠;
-
中小学生每天应保证8 – 10小时的睡眠;
-
成年人建议睡眠时长为7 – 8小时;
-
老年人的睡眠时间通常在6 – 7小时。
规律的睡眠时间是拥有健康睡眠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提倡顺应四季的变化,遵循自然规律,做到起居有常。保持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助于维持稳定的生物节律,让身体和大脑都能适应这种规律,就像给生物钟上了一个精准的发条。
-
对于成年人而言,推荐晚上10 – 11点入睡,早晨6 – 7点起床;
-
老年人则推荐晚上10 – 11点入睡,早晨5 – 6点起床。
如果经常出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6岁以下超过20分钟)、睡眠中觉醒且醒后无法再次入睡、白天频繁打瞌睡犯困、夜间鼾声响亮伴有呼吸间歇、睡眠不规律、睡眠过程中出现梦游、遗尿等异常动作时,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提示我们可能患有睡眠障碍。此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就像汽车出现故障要及时送去维修一样。
03 长期睡眠不良有哪些危害?
睡眠不良是指睡眠时长不足或过长、睡眠质量下降或睡眠规律紊乱。其常见表现有睡眠时间减少或延长、不能按时入睡、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频繁醒来、眠浅梦多、白天嗜睡等。
-
长期睡眠不良会导致我们反应迟钝,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下降,就像一台运行缓慢的电脑,学习工作效率也会随之降低,甚至还会增加交通和生产安全风险;
-
会让我们的情绪变得不稳定,容易烦躁不安,严重者还会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
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使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没有坚固城墙的城堡,增加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癌症等患病风险。
直播预告
本文围绕世界睡眠日,详细介绍了睡眠的重要性、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长、规律睡眠的时间建议、睡眠障碍的表现以及长期睡眠不良的危害等内容。提醒人们关注睡眠健康,重视规律睡眠,若出现睡眠障碍应及时就医。同时还给出了直播预告。总之,拥有良好的睡眠对我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