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常见的加工玉米展开,探讨了“僵尸玉米”说法的真相,分析了新鲜玉米保存的难题,阐述了加工玉米的特点、营养以及挑选方法,还介绍了彩色玉米的培育和颜色形成原因。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如今在超市里,各种真空玉米、冷冻玉米随处可见,甚至还有撕开包装就能直接吃的甜玉米粒。这些加工后的玉米,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
那么,网络上所说的“加工玉米就是‘僵尸玉米’”的说法是真的吗?加工玉米能不能长期食用呢?和新鲜玉米相比,它是不是差很多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直接看结论:
所谓的“僵尸玉米”,其实是营销号为了博眼球而编造出来的、毫无根据且耸人听闻的说法。
真空玉米和冷冻玉米一般采用高温杀菌、快速冷冻的方式进行保存。这种方法不仅能延长玉米的保质期,还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玉米的大部分营养。虽然经过加工后,玉米的口感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但整体来说,依然保持着不错的风味。
在这里,建议大家在夏天玉米成熟的季节,多吃新鲜玉米,尽情享受它最原始的美味和丰富的营养。而在其他季节,选择加工玉米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既方便又能满足我们对玉米的喜爱。不过,在购买加工玉米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包装是否完整,有没有执行标准,标签是否合规,日期是否新鲜。
总之,科技与农业的完美结合,让我们在玉米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无论是新鲜玉米还是加工玉米,都有各自的优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购。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很多营销号为了吸引流量,常常对正常的科学技术进行抹黑,然后通过贬低某些产品来推销自己的商品,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他们误导。
新鲜玉米的保存,是个难事!
玉米按照用途可以分为籽粒玉米(主要在完全成熟后脱粒,用于粮食加工、饲料、工业等方面)和鲜食玉米,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鲜食玉米。
玉米的成熟期通常在夏天,所以每年7 – 9月是新鲜玉米大量上市的时间。在其他季节买到的新鲜玉米,大多来自云南、海南等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种植成本和运输成本较高,此时玉米的价格也相对较贵。
新鲜玉米的保鲜确实是一个难题。在常温下,玉米1 – 2天就会开始发黄萎蔫;即使放在冰箱冷藏,也只能保存3 – 5天。放久了,玉米的籽粒会失水,口感变得寡淡,就像嚼木屑一样。如果想长期保存玉米,或者在其他季节也能吃到大量的玉米,就需要采用更科学的方法。
近年来,玉米作为一种健康、减脂的食物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很多人把它作为正餐的一部分。由于新鲜玉米的保存时间有限,在反季节时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加工玉米”在市面上越来越多。
说起加工玉米,以前常见的是玉米罐头,现在有一种更适合玉米的加工方式——真空包装。这种加工方式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物品,就能让玉米保存很长时间。这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先抽走了空气,然后进行高温杀菌,最后密封包装,这样细菌就无法生存,所以即使不添加防腐剂,也能保证玉米的质量(当然,前提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加工玉米,营养真不错!
这样挑到合格产品
加工玉米在口感上可能没有新鲜玉米那么脆甜,但它能较好地保留玉米的大部分营养。除了一些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抗氧化物质会略有减少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矿物质等都能得到较好的保留。而且真空包装还能有效抑制氧化反应,更好地保留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E和胡萝卜素)。
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挑选合格加工玉米产品的方法:
1.看包装: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包装要完整,没有破损或漏气的情况。
2.看标签:仔细检查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选择新鲜的产品。
3.看外观:对于冷冻玉米粒,颜色要鲜亮,不能有发黄或变黑的现象;对于真空玉米,要查看玉米粒是否饱满,有没有明显的变色或干瘪。
4.闻一闻:如果玉米有异味或者酸味,那就肯定不能购买。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看食品安全认证,正规产品包装上会有完整的SC编码(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有些产品还会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之类的认证标志,这些标志说明产品通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测,吃起来更放心。
小贴士:大家在市面上也经常能看到紫色、黑色、彩色的玉米,这些玉米不仅外观好看,营养价值还更高,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彩色琉璃”玉米
玉米的颜色是由果皮、糊粉层和胚乳三部分色素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所体现的。通过不同颜色的玉米品种进行杂交选育,可以将不同颜色的性状聚合在一起,从而培育出多彩的玉米。玉米丰富的色彩是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围绕加工玉米展开了全面的介绍,澄清了“僵尸玉米”的谣言,分析了新鲜玉米保存难题,阐述了加工玉米的优势、营养及挑选方法,还介绍了彩色玉米的培育和颜色成因。让我们了解到科技与农业结合为我们带来了更多选择,在选择玉米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同时注意挑选合格产品。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