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介绍了各地城市更新的成果、典型案例以及未来建设重点,展现了城市更新为城市带来的新变化和发展潜力。
在如今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更新成为了推动城市焕发生机的重要力量。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城市更新实例。在贵州贵阳,原本破旧的印刷厂危旧厂房经过精心改造提升,摇身一变成为了梧桐大道、自习室等开敞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惬意地享受舒适的休闲时光,感受城市更新带来的全新体验。山东威海也不甘落后,曾经环境杂乱不堪的城市支路,经过一番改造后,不仅风貌焕然一新,业态也实现了升级。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面朝大海的热门打卡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而在四川成都,桥下、地下等以往被忽视的城市剩余空间,通过巧妙的场景植入和功能叠加,摇身变成了“金角银边”,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这份案例集公布了既有建筑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城市生态修复等8个大类,共计41个案例。其目的在于推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为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自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全国城市更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让1.2亿群众直接受益。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超过13万部,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增设养老托育设施近8万个,为居民提供了更完善的生活服务;更新改造地下管网约50万公里,保障了城市的正常运行;打造口袋公园4万多个,建设城市绿道12万公里,让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中,不少城市积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利用各方面资源,在构建资金共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了城市更新工作。例如,江苏无锡蓝系列园区更新项目采用了政府引导的“社会企业投资 + 运营”模式。民营企业自筹资金对园区进行整体改造,并与厂区原产权人签订长期租赁合同。通过“租金 + 物业 + 增值服务 + 收益分成”的盈利模式,实现了多方共赢,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广东深圳妇儿大厦改造项目同样亮点十足,该项目设置了儿童探索馆、一站式儿童成长中心、妇儿剧场等亲子互动体验空间。同时,创新公共服务投融资模式,以自营、联营、合营收益和房屋租金形式,拓展了收入来源,推动了公益板块与经营板块相互促进。
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重点抓好民生类、发展类、安全类项目。在安全类项目中,今年计划再建设改造地下管线15万公里以上,完成1000个排水防涝重点项目建设,以此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和韧性,让城市居民生活得更加安心、舒适。
本文介绍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公布多个城市更新案例以推广可持续模式。自2019年城市更新实施以来成果显著,如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不少城市探索资金共担机制,江苏无锡和广东深圳的项目堪称典范。未来将重点抓民生、发展、安全类项目,提升城市安全保障和韧性。总之,城市更新正有序推进,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积极变化。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