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2025宛平剧院和长江剧场演出季,感受艺术立体生态

本文围绕2025年宛平剧院·长江剧场“幕起生花”演出季发布会展开,详细介绍了演出季的各项计划,包括剧场升级改造、特色演出系列以及整体演出安排等内容,展现了剧场在艺术美育建设和文旅融合方面的新进展。

走进2025宛平剧院和长江剧场演出季,感受艺术立体生态

东方网记者王珂然于3月21日带来一则文化盛事报道。就在今天下午,宛平剧院内热闹非凡,2025年宛平剧院·长江剧场“幕起生花”演出季发布会在这里盛大举行。在这场发布会上,工作人员公布了2025演出季的一系列精彩计划,同时也向大家透露了剧院在推进艺术美育建设以及促进文旅融合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走进2025宛平剧院和长江剧场演出季,感受艺术立体生态

2025年正值乙巳蛇年,宛平剧院和长江剧场充满创意地推出了蛇年毛绒公仔,为这个演出季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节日氛围。

剧场,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观演空间,它更像是一片深深扎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沃土。上海宛平剧院和长江剧场总经理夏天介绍说,长江剧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人民广场黄河路的核心地段。在白天,这里会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和本地城市漫步者前来,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理想实践场所。

长江剧场有着明确的升级改造计划。在3 – 4月,剧场将完成一楼区域的升级改造工作,届时会设立文创区域、潮品展示区以及各种打卡点等充满氛围的场景。改造后的剧场,整个日间都会敞开大门,热情地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剧场的“黑匣子”区域将推出戏曲驻场“红色印记”“上海记忆”等特色观演套餐,实现与文旅的深度融合;“红匣子”则会继续进行淮剧、评弹、滑稽戏等驻场演艺活动,通过精彩的演出吸引更多游客和观众,从而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完美转化。

此次演出季以国民文化IP“白蛇”“红楼梦”为重要支点,重点推出了“梦系红楼”与“戏韵白蛇”系列演出。

京剧《白蛇传》别具特色,文武开打、唱做并重,其唱词流畅优美,唱腔更是悠扬美妙,让人陶醉其中。有着最美“杜丽娘”之称的张冉将再现痴情昆剧“白蛇”,婉转的曲牌尽显雅部风范。淮剧《白蛇传》用盐淮官话诉说着千年真情,观众可以在锣鼓经中欣赏到西湖绝恋。评弹“白蛇”通过三弦琵琶娓娓道来千年故事。婺剧《白蛇传》则充分发挥剧种擅打戏的特点,做到“武戏文做,文戏武做”。多剧种在舞台上各显神通,以不同的手法演绎出“白蛇传说”的多重魅力。

走进2025宛平剧院和长江剧场演出季,感受艺术立体生态

“白娘子和林妹妹的人间游”这一独特的创意,让千年传说与百年经典在平行时空碰撞出绚丽的花火。《红楼梦》这部经典作品曾多次登上宛平舞台,今年剧场将融合多种艺术形式推出“梦系红楼”系列。其中既有大剧场各流派的越剧《红楼梦》,展现越剧的独特魅力;也有小剧场古戏楼版《红楼梦》,营造出别样的观演氛围。中央芭蕾舞团舞剧《红楼梦》更是以足尖绘就太虚幻境,将西方芭蕾语汇与东方叙事美学完美交融。民乐《梦戏红楼》则让观众在国乐中重新回到87版经典“红楼世界”,感受其中的诗意与哀愁。

走进2025宛平剧院和长江剧场演出季,感受艺术立体生态

继2024年“依依向梅”系列演出后,京剧名家史依弘将再度在舞台上呈现梅派经典。青年昆剧艺术家张冉也将上演多部昆剧经典之作。演出剧目丰富多样,既有上越经典《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盘夫索夫》,也有《盘妻索妻》《孔雀东南飞》初登宛平舞台。此外,还有精品越剧《舞台姐妹》《甄嬛》《重圆记》、绍百越剧《苏秦》、淮剧《满庭芳》等精彩剧目轮番上演。

宛平剧院·长江剧场2025演出季可谓是精彩纷呈,共计有180台480场演出、活动,演出内容横跨戏曲、曲艺、舞剧、话剧、民乐、脱口秀等多个艺术门类。同时,还将联动近200场艺术美育活动。通过经典活化、跨剧种融合、沉浸式美育、文旅融合这四大维度,加大从“文化符号”到“文化精神”的深度开掘,努力构建艺术浸润日常的立体生态。

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年宛平剧院·长江剧场“幕起生花”演出季的相关情况,包括剧场的升级改造、特色演出系列以及丰富的演出安排等。演出季以国民文化IP为支点,融合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多维度的举措,旨在推动艺术美育建设和文旅融合,构建艺术浸润日常的立体生态,为观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962.html

(0)
行云乐易行云乐易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