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第十一届“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乡村游活动在鸦鹊岭镇知音畔岛举行的情况,包括活动的文艺演出、特色子活动等。还阐述了十一年来夷陵乡村游的发展成果,如农业与旅游融合、打造网红IP、构建多元旅游产品体系等,以及夷陵区因此获得的诸多荣誉和可观的旅游收入。
3月30日,一场充满魅力的盛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知音畔岛拉开帷幕——夷陵区第十一届“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乡村游活动盛大举行。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三场风格迥异的文艺演出精彩纷呈。这些演出巧妙地融合了夷陵的人文历史、民风民俗、非遗文化等多种元素,仿佛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向人们展示着夷陵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每一个节目都如同一个窗口,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夷陵、了解夷陵,进而深深爱上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本届乡村游以“知音花开 香约畔岛”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乡村休闲旅游活动,宛如磁石一般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踏春游玩。当天,为了给游客打造更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体验,知音畔岛景区别出心裁地引入了非遗、民俗、国学等传统文化元素。“乡集采春”“花田访春”“童梦寻春”等多个子活动依次登场,还有非遗小吃、土特产品展销以及多个趣味十足的游戏环节。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美食,在舌尖上感受夷陵的独特风味,更能在游玩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游客在花海打卡拍照
时光荏苒,十一年来,“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乡村游活动经历了从“让农产品走出去”到“把消费者请进来”的华丽转变,成功实现了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夷陵区重点围绕旅游交通干线和旅游景点,积极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农村闲置资源。通过出租、入股等形式,引进了餐饮、民宿、采摘园等消费新业态。曾经的荒废旧房在改造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荒芜的田地也重现了盎然绿意,传统产业更是实现了转型升级。在这里,精心打造出了以茶谷、田园、云上、野奢四大系列为主题的峡江宿集。在三峡大坝、三峡人家核心景区的带动下,坝库区组团4个乡镇建成了民宿和农家乐340余家,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住宿选择和别样的乡村生活体验。
夷陵区积极响应游客对生态美的追求,以匠心独运的方式打造出了G348三峡旅游公路、文仙洞樱花长廊、南垭花田、龙鳞坝、云朵驿站、三峡茶旅小镇等一系列网红IP。这些网红打卡地不仅让乡村的颜值得到了大幅提升,更让乡村的生态价值得以同步彰显。目前,夷陵区高质量建成了53个乡村旅游点,其中许家冲村、青龙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石牌、新坪、官庄、南津关、许家冲5个村成为湖北旅游名村。此外,还培育出城郊生态示范村官庄、三峡奇石文化专业村兆吉坪等一大批特色美丽乡村,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夷陵的大地上。同时,夷陵区以文化赋能为重要抓手,通过设立非遗工坊孵化基地,创新开发了夷陵版画、夷陵刺绣等非遗技艺的文创衍生品。依托传统节庆,活化了“薅草锣鼓”“龙泉高跷”“峡江号子”等非遗表演,打造出沉浸式乡村文化体验场景,形成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的崭新格局。
通过推动“文旅+”向“+文旅”的发展方式转变,夷陵区构建起了优质多元的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体系。以体育赛事、音乐节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推进景村共建共享、共创共赢。先后举办了百里荒青燥音乐节、高山草原歌会,将音乐、焰火与避暑度假旅游完美融合,让游客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还能感受夏日的清凉与浪漫。连续五年举办西陵峡画境越野赛、黄花官山驿背马山自行车爬坡赛、分乡大王岩登山赛,将体育竞技与生态旅游深度结合,为游客带来了刺激与挑战。这些活动带动了周边宾馆、民宿、农家乐的客源爆满,乡村经济面貌焕然一新。村庄闲置劳动力大幅减少,就业率显著提升,村民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真正实现了“开发一个、带动一方、辐射一片”的良好效果。
目前,夷陵区已先后荣获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国字号”名片。2024年,该区接待游客37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5.5亿元,这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见证了夷陵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夷陵区第十一届“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乡村游活动的情况,展现了活动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回顾了十一年来夷陵乡村游的发展历程,包括农业与旅游融合、生态与文化打造、多元产品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夷陵区通过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乡村的颜值和生态价值,还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可观的旅游收入,为乡村振兴树立了成功典范。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