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沁阳,北金村蔬菜与南里村菜籽书写增收传奇,沁阳乡村产业升级:北金村蔬菜、南里村菜籽开启致富新篇

本文聚焦河南沁阳市乡村,详细介绍了怀庆街道北金村的蔬菜大棚种植产业和崇义镇南里村的菜籽培育产业发展情况,展现了沁阳市因地制宜推动传统种植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成果。

春分时节,气温逐渐回升。3月20日,在沁阳市怀庆街道北金村的大棚基地里,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十几位村民在大棚中来回穿梭,专注地进行着采摘、分拣、装箱等工作,精心“照顾”着黄瓜、西红柿等蔬菜。

春日沁阳,北金村蔬菜与南里村菜籽书写增收传奇,沁阳乡村产业升级:北金村蔬菜、南里村菜籽开启致富新篇

北金村坐落于沁河与丹河的交汇处,这里土地平整且肥沃。凭借靠近城区的地理优势,早在10多年前,勤劳的北金村村民就开始投身于蔬菜种植。当时,蔬菜种植面积一度达到3000余亩,成为了附近沁阳、博爱城区市民重要的“菜园子”。然而,后来由于附近蔬菜市场搬迁,村民们一度失去了靠种菜致富的信心。

不过,自2023年以来,北金村“两委”带领村民重新振作起来。他们从设施农业入手,继续发展蔬菜种植。如今,村里拥有各类蔬菜大棚60座,种植面积达800余亩,蔬菜品类丰富多样,涵盖了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花菜、丝瓜等10余种。

现在,蔬菜大棚成了群众致富的“金饭碗”。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创业就业,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也逐渐回到了家乡。村民刘小粉开春后一直在温室大棚里采摘蔬菜,她满脸笑容地说:“温室大棚里气温高,俺们6点钟开始干活,干到10点刚好回家做午饭,一天能挣个七八十块钱,工作生活两不误,挺好。”

春日沁阳,北金村蔬菜与南里村菜籽书写增收传奇,沁阳乡村产业升级:北金村蔬菜、南里村菜籽开启致富新篇

北金村党总支书记朱志军信心满满地介绍:“现在村里有60个蔬菜大棚,很多种植户都与商超、餐饮公司等签订了蔬菜供应协议。蔬菜大棚种植为村里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改进提升‘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管理模式,发动村民在资源整合、种植规模、品牌创立上下功夫,让北金村的蔬菜走向更多家庭的餐桌。”

与此同时,在崇义镇南里村的菜籽培育基地,也是一片热闹的春耕生产景象。村民们在平整一新的田垄里,欢声笑语地躬身劳作。

老种植户贾修壮正指导村民移栽防寒棚内的青菜幼苗,他说:“趁着墒情好,得抓紧把最后这批苗种上,今年升级了技术,保水保肥效果比往年更好。”邻近田里,种植户陆兴春正蹲在地头,轻轻拨开植株仔细检查幼苗长势。他介绍道:“我种植菜籽已经4年了,从一开始的十几亩,扩展到如今的40亩。从播种到收割,全程都有技术指导,村里还跟种子公司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协议,菜籽脱粒之后就被客商拉走。按照1亩地2000元的利润,一年收益能达到七八万元。”

崇义镇东与温县接壤,南与孟州市为邻,这两地有着深厚的粮食生产和怀药种植加工基础。崇义镇党委委员荣晚梦表示:“我们充分利用地缘优势,鼓励种植能手、种粮大户带头,围绕种子繁育、怀药种植等富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做文章,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提高群众收入。截至目前,全镇已带动小麦、蔬菜等种子繁育4.85万亩;山药、地黄、金银花、白芷等中药材种植4000亩;哈密瓜、珍珠桃、菌类等果蔬种植500余亩,实现亩均增收2200余元。”

据悉,近年来,沁阳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逐步推动传统种植产业提档升级,加快了产业兴农富民的步伐。从北金村“菜园子”借助订单经济连接大市场,到南里村发展种子繁育“菜籽子”托起致富梦,不断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本文通过介绍沁阳市怀庆街道北金村的蔬菜大棚种植和崇义镇南里村的菜籽培育产业发展情况,展现了沁阳市因地制宜推动传统种植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积极成效,凸显了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2998.html

(0)
行云乐易行云乐易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