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复盘了3月10日至14日A股、港股及海外大类资产的市场表现,包括各指数涨跌幅、板块涨跌情况等,还深入分析了当前市场的投资策略,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上周(3月10日 – 14日),A股大盘呈现出震荡上行的态势。具体来看,上证指数在这一周内实现了1.39%的涨幅,于3月14日收盘时稳稳站在了3420点的位置;万得全A指数同样表现出色,上周上涨了1.49%。
在板块方面,申万31个一级行业表现各有千秋。其中,28个行业呈现上涨态势,仅有3个行业下跌。美容护理、食品饮料、煤炭、纺服、社服等板块涨幅居前,展现出较强的市场活力;而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子这三个板块则在上周遭遇下跌行情。
从风格表现来看,红利板块占据相对优势,科技股则略显落寞。这种情况在风格指数和宽基指数的表现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中证红利指数、富时中国A50、上证50、深证红利等指数涨幅居前,成为市场的亮点;而科创50、科创100、科创综指、科创创业50、科创200等指数同期涨跌幅则相对靠后。
与A股的上行不同,港股大盘在上周震荡下跌。恒生指数周内下跌了1.12%;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下跌了2.59%。在板块方面,12个恒生行业指数中,5个板块上涨,7个板块下跌。必选消费、原材料、能源等板块领涨,而综合、资讯科技、非必选消费等板块则领跌。
海外大类资产市场也呈现出复杂的态势。美股三大指数在上周均大幅收跌,欧洲各国股市出现明显分化。西欧除意大利外主要股指大都收跌,东欧主要股指大都收涨;亚太地区除日经外主要股指大都收跌。在商品市场方面,原油在上周收涨;基本金属表现分化,铜价上涨,钢铝价格下跌;贵金属在上周涨幅较大,黄金更是再创历史新高;农产品中除玉米、大豆下跌外,其他品种大都收涨。美元指数在上周整体小幅下跌。
图:中证红利指数近年来周K;资料来源:wind
02 投资策略
自今年春节以来,市场形成了两条清晰的交易主线,一条是科技,另一条是消费。科技领域的核心主线是由DeepSeek引发的AI投资热潮,这一热潮吸引了大量资金的关注;消费方面则主要受到相关刺激政策的驱动。与去年相比,A股的交易主线发生了很大的边际变化。在存在上述强势交易主题的情况下,叠加传统的春季躁动行情,市场情绪明显乐观,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似乎已经忽略了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然而,从经济周期的节奏来看,金融、通胀、社消等高频数据都表明,目前我国经济依然处于弱复苏阶段,筑底的过程尚未结束。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来自外部的冲击,这些冲击可能会对经济复苏的进程产生一定的扰动。届时,随着投资逻辑的切换,情绪面的边际变化、外资的交易行为等多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过去旧的投资逻辑再次成为主导。
因此,在投资方向上,考虑到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结合目前弱复苏的现实情况,以及与债券的比价关系,红利策略依然可以作为长期配置的主线。特别是在经历了前期的调整后,随着股息率的被动抬升,配置的性价比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短期来看,无论是从赚钱效应还是参考外部因素,尤其是从估值角度来看,以AI为代表的科技目前尚未被明显高估,所以依然会是近一段时间的投资主线。在细分领域上,主要围绕AI应用、算力、机器人等热门主题。消费方面,短期的看点在于相关促消费的政策,比如近期的鼓励生育政策。在交易层面上,消费本身的拥挤程度不高,这使得交易具有了一定的持续性。具体方向上,市场普遍看好家电、消费电子、商贸零售、社服等行业板块。
本文对上周A股、港股及海外大类资产市场表现进行了全面复盘,并分析了当前市场的投资策略。在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红利策略可作为长期配置主线,科技和消费则是短期投资的主要方向,投资者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