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4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展开,介绍了其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重大革新,包括将口服GLP – 1RA列为独立用药类别,治疗理念从单纯控糖转向兼顾心肾保护等,还提及个体化治疗及中西医结合的探索。
在2025年1月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中,出现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调整。该指南首次把口服胰高糖素样肽 – 1受体激动剂(GLP – 1RA)列为独立的用药类别。同时明确指出,GLP – 1类药物能够作为有心肾合并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这一举措可不容小觑,它标志着我国糖尿病治疗从此前“以血糖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成功转向了“兼顾心肾保护、减重及代谢综合管理”的全新阶段。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刘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着重强调:“过去我们常常把‘血糖达标’挂在嘴边,然而实际情况是,有60% – 7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或者肾功能衰竭。新指南的核心理念就是‘治病更治命’,通过合理的药物选择,能够直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致力于补齐治疗糖尿病的短板,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2024版指南的革新之处,可不仅仅体现在药物的升级上,更重要的是治疗哲学的进化。它实现了从以往单纯的“控糖”转变为如今的“护心肾”,从“单一靶点”治疗过渡到“多效协同”治疗。或许,糖尿病治疗正逐步迈向“少而精”的崭新时代。
刘敏教授表示:“糖尿病治疗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这是因为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并非单一。”血糖、血脂、血压、尿酸、体重等这些因素,就如同组成“健康木桶”的一块块木板。要想让健康维持在一个足够高的水平,关键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所以,我们只有把血糖、血脂、血压、尿酸、体重等所有的木板都补齐了,才能够从整体上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延长患者的寿命。而现在口服的GLP – 1RA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它可以补齐糖尿病管理的多重短板。”
虽然GLP – 1RA展现出了变革性的潜力,但个体化治疗依然是糖尿病治疗的核心原则。刘敏教授团队正在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路径。刘敏教授提到:“通过中药来调节患者的体质、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部分患者可以逐步减少甚至停止使用西药。”这一独特的治疗策略已经吸引了来自云南、贵州甚至上海等省市的患者跨省(市)前来求诊。
可以这么说,2024版指南的革新,不仅是药物层面的升级,更是治疗理念的一次重大进化。它实现了从“控糖”到“护命”的转变,从“单一靶点”到“多效协同”的跨越。正如刘敏教授所说:“当一块‘木板’能够同时加固血糖、体重、心肾健康,我们距离让糖尿病患者活得更长、更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本文介绍了2024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将口服GLP – 1RA列为独立用药类别,实现了糖尿病治疗理念从“控糖”到“护心肾”“护命”的转变,强调补齐糖尿病治疗短板以减少并发症。同时提及个体化治疗及中西医结合的探索,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新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