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型建香港学会和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组织的香港建筑业界及科技界代表人士于3月22日走进广州南沙区,参观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项目,并探讨未来建筑行业发展方向的相关情况。
3月22日,一场意义非凡的交流活动在广州南沙区展开。由型建香港学会和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精心组织,香港建筑业界及科技界的代表人士齐聚于此,一同走进了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项目,共同探讨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这里要先介绍一下大湾区科学论坛,它是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发起、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化论坛。而此次大家参观的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项目,承建商透露该项目采取分期建设的方式。目前正在建设的一期工程包含了学术中心、科技馆以及部分配套设施。
当代表们走进项目现场,主体建筑独特的设计理念让人眼前一亮。它以“千帆竞渡,科技远航”为设计主题,建筑的立面仿佛是扬起的船帆,屋面起伏如同海浪一般,整体形成了“科技方舟”的造型,极具科技感与未来感。整个项目的总用钢量达到了7000吨。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更是展现出了高超的技术水平。他们采用地面模块化拼装的方式,并且应用测量机器人实时纠偏技术,将安装误差严格控制在3毫米以内,确保了那如同“风帆”般的建筑结构能够稳稳地凌空屹立。
项目负责人介绍,在建设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遇到了幕墙曲面安装、屋面焊接精度等诸多施工难点。不过,项目团队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探索智能应用及创新施工技术。他们结合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方法,实现了对建设项目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的智慧化管理,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型建香港学会主席张启源在活动结束后表示,本次交流活动意义重大,不仅加深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行业技术交流,还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和智慧建造对建筑行业的重要影响,相信这会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机遇。
本文围绕香港建筑业界及科技界代表参观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项目展开,介绍了项目背景、设计特色、建设技术以及团队克服的施工难点等内容,最后通过型建香港学会主席的话强调了此次交流活动对大湾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