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寅寺镇东石楼村因一幅哪吒墙绘而一夜“出圈”,吸引大量游客,进而引发村庄一系列变化,包括村民参与、应对流量问题以及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等情况。
3月17日,正值春意盎然之时。在汶上县寅寺镇东石楼村的杨树林旁,一幅格外引人注目的景象呈现在众人眼前。一幅高约5米、宽8米的巨幅哪吒墙绘前,人群熙熙攘攘,大家纷纷驻足欣赏、拍照留念。谁能想到,仅仅半个月之前,村党支部书记何敬国与本村自媒体人何敬天提出的“画几幅墙绘装点村子”这一简单提议,竟让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鲁西南小村在一夜之间声名远扬,成功“出圈”。
瞧,那些前来游玩的小朋友们,正兴奋地在巨幅哪吒墙绘前跑来跑去,脸上洋溢着好奇与喜悦的神情。
在社交媒体的助力下,“东石楼哪吒”这个话题迅速引发关注,阅读量突破千万。村子的单日游客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原本只有零星几人,飙升至近两千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流量,村民们的反应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一开始,大家都感到十分愕然,不明白为什么一幅墙绘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但很快,这种愕然就被欣喜所取代。大家从最初的观望状态,逐渐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一场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乡村振兴生动实践,正在这个小村里悄然上演。
“一开始觉得这画怪新鲜的,但没想到能引来这么多人!”今年70岁的村民何爱荣感慨地说道。他的农家小院距离哪吒墙绘仅仅百米之遥。以前,他家的菜煎饼摊位主要是为村里的人服务,生意也比较平淡。然而,自从墙绘吸引了大量游客之后,他的菜煎饼摊位一下子成了游客的“必打卡点”。仅仅短短一周的时间,他的日收入就翻了五倍。“以前一天也就卖几十张菜煎饼,现在可得烙上百张。而且那些城里人还夸咱的煎饼有‘烟火气’呢!”何爱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你看,那些前来打卡拍照的游客们,有的摆出各种姿势与墙绘合影,有的则在细细品味着菜煎饼的美味,脸上都露出满足的神情。
这幅名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墙绘,其灵感源自春节档爆款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画中的哪吒脚踏风火轮,威风凛凛;手持火尖枪,气势逼人;身后的火焰如骄阳般热烈夺目,与村庄的灰瓦白墙完美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独特而美丽的画面。
村党支部书记何敬国坦言,当初提议画墙绘,初衷其实很简单,只是“想让村子干净美观些,让在外打拼的村民常回家看看”。他并没有想到,这幅墙绘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
依旧有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打卡拍照,他们成为了这个小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为了完成这幅墙绘,东石楼村邀请了济宁玖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王腾、王宁两位画师。两位画师耗时半个多月,用喷枪和画笔在墙面上精心勾勒出哪吒的飒爽英姿。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火焰纹路的绘制中,还融入了汶上传统年画的技法,使得这幅墙绘既具有现代艺术的魅力,又蕴含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没想到电影热度加上乡村场景,让画成了流量密码。”王腾感慨地说。
几位村民正悠闲地在墙绘前拉呱,谈论着村子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
然而,流量来得如此猝不及防,也给村庄带来了一系列的考验。游客激增之后,各种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村委大院成了游客停车场,每天都停满了车辆;公厕排队成了常态,游客们需要耐心等待;甚至还发生了有游客因找不到停车位与村民发生争执的情况。“不能光靠几幅画,得让客人来了还想来!”村党支部书记何敬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紧急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连夜制定了“三步走”计划。第一步是修缮乡村大舞台,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娱乐活动场所;第二步是增设临时停车位,缓解停车难的问题;第三步是组织村民成立志愿服务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村里还自发安装了夜间射灯,让墙绘在暮色中依旧熠熠生辉,吸引更多游客在夜晚前来观赏。“游客大老远跑来,不能让人家败兴而归。”何敬国坚定地说。
此时,东石楼村的墙绘还在继续绘画当中,未来这里将会呈现出更多精彩的画面。
村民们的态度也从最初的疑虑逐渐转向主动参与。返乡青年何畏看到了村子发展的潜力,将自家闲置房屋改造成“地锅鸡餐厅”。“以前觉得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现在发现,咱老百姓动起来,村子才能真正活起来。”何畏感慨地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村子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热度,东石楼村并没有盲目追逐“网红效应”。村党支部书记何敬国清醒地意识到:“墙绘只是引子,乡村振兴要靠文化扎根。”他邀请县文旅局专家进村调研,深入挖掘本地资源。汶上县是千年古县,东石楼村有冬枣林和莲藕种植基地,这些都是村子的宝贵财富。下一步,村里计划将哪吒IP与传统非遗、研学游结合起来,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不能让游客拍完照就走,得让他们记住东石楼的故事。”何敬国充满信心地说。
村民何庆友在墙绘前笑得很开心,他对村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自媒体人何敬天也提出了更长远的目标。他计划以三条主街为脉络,分别绘制“神话传说”“农耕记忆”“非遗技艺”主题墙绘,形成“一步一景”的艺术长廊。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村子的文化内涵,还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东石楼村党支部书记何敬国(右)正和带着100岁母亲来游玩的金乡游客寻文连(中)亲切交流,询问游客的感受和建议。
如今的东石楼村,正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变革。夕阳西下,游客们仍未散去,他们还在尽情享受着乡村的美好。何敬国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下一步计划:开发哪吒主题剧目,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哪吒文化;打造乡村版“王婆说媒”,增添乡村的趣味性;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广土特产,帮助村民增加收入……“最好的墙绘不是画在墙上,而是长在土地里。”何敬国望着远处的冬枣林,语气坚定。他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东石楼村一定能够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汶上县东石楼村因一幅哪吒墙绘“出圈”,吸引大量游客,带来巨大流量。面对流量考验,村委制定应对计划,村民积极参与。村庄未盲目追求“网红效应”,而是挖掘本地资源,将哪吒IP与非遗、研学游结合,规划长远发展,体现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积极探索。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