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上海市普陀区的“护校安园”平安志愿者项目,详细介绍了普陀区在加强儿童安全防护方面的多种举措,包括志愿者维持交通秩序、市场监管保障食品安全、城管整治周边环境、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等,展现了社会各界为保障孩子安全成长所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
《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 – 2025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儿童安全防护,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在上海普陀区,这一要求正通过“护校安园”行动得到积极落实。
3月的上海申城街头,薄雾如纱,晨风带着丝丝寒意。然而,在普陀区宜川路街道的中小学校园门口,却有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守护力量在涌动。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或是傍晚校园里的琅琅书声渐渐平息,一群身穿“平安橙”马甲的志愿者便准时出现。他们有的站在路边挥手指挥交通,引导车辆有序通行;有的轻声提醒着孩子们和家长注意秩序;还有的穿梭在街巷中巡逻,时刻关注着周围的安全情况。他们忙碌的身影,为孩子们铺就了一条安全的回家路。这温馨而有序的场景,正是普陀区“护校安园”平安志愿者项目最生动的写照。
“橙色守护”:志愿服务筑起安全防线
下午4点左右,一位平安志愿者熟练地引导着接送孩子的家长有序停车。这位有着多年“护校”经验的志愿者笑着回忆说:“以前放学的时候,校门口那叫一个混乱,车子挤在一起,人也很难走动,喇叭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夹在中间,家长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现在好了,有我们在这里维持秩序,一切都井然有序,家长们都说接孩子的时候安心多了。”
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是普陀区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成果。普陀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护校安园’行动中,普陀区通过多方联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法委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新格局,构建起了‘公安 + 学校 + 社会 + 家长’多方协同机制。”这一机制涵盖了校园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不仅守护了师生的安全,也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每天早晚上下学的高峰时段,头戴警帽的辖区民警会与平安志愿者“并肩作战”。民警们定点执勤与动态巡逻无缝衔接,闪烁着警灯的巡逻车缓缓停靠在校门前,成了孩子们眼中最熟悉的“安全信号”。数据显示,自2月17日起,宜川辖区民警出警累计超过350余人次,护校已经成为常态化勤务。宜川路派出所民警介绍说:“幼儿园和小学实行‘一门四保’,初中及以上实行‘一门两保’,这是我们的硬性要求。有了这套‘组合拳’,校门口的拥堵情况明显减少,师生和家长们的安全感大大增强。”一位小学家长感慨地说:“警灯一闪,就像给孩子们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后厨同查”: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护校安园”的行动不仅仅停留在校门口,还深入到了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孩子们的“舌尖安全”。宜川市场监管所创新监管模式,构建起“政府监管、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在上海市民办新黄浦实验学校和上海理工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两支学生志愿者队伍“小鬼当家”和“尚理虹”充满活力地亮相。孩子们戴上红色袖标,化身“小小监督员”,跟着执法队员走进食堂后厨,仔细检查食材的新鲜度、操作的规范性,甚至还会拿起放大镜观察细节。一名小志愿者兴奋地说:“我学会了怎么看食品标签!”回到家后,他们还成了家里的“安全小顾问”,提醒家长注意饮食卫生。
此外,宜川路街道还在辖区三所学校试点“你点我检”活动。学生志愿者发放问卷,收集同学们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然后根据结果开展针对性抽检,让监管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更加接地气。同时,市场监管所还组建了“小宜市监”宣讲团,走进校园和社区,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互动,把食品安全知识送到师生和居民身边。
城管护校:细节中彰显守护之力
城管队员也是校园安全的“隐形卫士”。在开学季、中高考等关键时段,宜川城管执法中队会提前部署,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中队一级行政执法员介绍说:“针对学校附近的施工工地,我们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加大对噪音的监管力度,确保教学秩序不受干扰。同时,我们还会加强对学校周边路段商铺的巡查,清理占道经营的现象,确保上下学期间人行道畅通无阻。”
在普法教育方面,城管队员也毫不逊色。去年4月,中队联合上海理工大学,以《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为主题,开展校园模拟执法活动。学生们化身“小城管”,手持整改通知书,体验执法流程,法治意识在实践中逐渐萌芽。在爱心暑托班期间,中队还走进洛川中学,为小学生讲解店招规范用字,队员们在上下学时段更是化身“护卫队”,为孩子们保驾护航。
消防安全:从课堂到实践,织密校园“防火网”
校园安全的守护网还在不断织密。今年,街道平安办延续去年的成功经验,在校园消防安全实践基地推出“开学第一课”。通过“现场教学 + 网络直播”的双轨模式,宜昌消防救援站的校外安全指导员为辖区小学二、三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课堂。在教室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目不转睛地观看灭火器演示,在互动环节中争先恐后地提问:“火苗窜起来怎么办?”指导员耐心地解答,现场气氛热烈。直播镜头外,无数家长同步观看,点赞声不断刷屏:“这课太及时了!”
去年,街道平安办还与华阴小学携手成立了“红领巾消防安全宣传队”,一场有500名师生参与的大型疏散演练至今让人印象深刻。警铃响起,学生们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引导下迅速撤离,动作规范、秩序井然,演练效果显著,极大地提升了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宜川路街道平安办工作人员表示:“后续,我们还计划联动更多学校,将‘开学第一课’打造成常态化、品牌化的安全教育名片。”
橙色的志愿者马甲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着孩子们的上学路;闪烁的警灯是坚定的守望,守护着校园的安全;小小监督员的脚步是未来的希望,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城管队员的汗水则是秩序的基石,维护着校园周边的环境。数据显示,自“护校安园”行动启动以来,校园周边治安案件显著下降,食品安全满意度节节提升。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未来,普陀区将继续深化“护校安园”行动,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安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同时,也呼吁更多市民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孩子们的未来。
本文详细介绍了上海市普陀区“护校安园”行动的具体举措,包括志愿者维持交通秩序、多部门保障食品安全、城管整治周边环境以及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等。这些举措形成了全方位的校园安全防护网,取得了校园周边治安好转、食品安全满意度提升等成果。未来,普陀区将继续深化该行动,并呼吁更多市民参与,共同守护孩子成长。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