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普利制药虚增业绩事件,介绍了历经近8个月调查后迎来的最终裁决,详细说明了其虚增业绩的具体情况、营收利润增速下滑态势,还提及了普利制药在海外市场的探索情况。
经过近8个月的深入调查,普利制药虚增业绩这一备受关注的事件终于有了最终的裁决结果。
3月21日晚间,普利制药收到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由于其虚增业绩的行为触及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存在被终止上市的可能性。自3月24日起,公司的股票及可转债便开始停牌。
经相关部门查明,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普利制药采用虚构成品药和原料药销售业务的不正当手段,虚假确认药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具体来看,2021年,该公司多计营业收入达到4.36亿元,这一金额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8.90%;多计利润总额为2.90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62.06%。到了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进一步增加到4.56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5.23%;多计利润总额为3.79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86.36%。
与此同时,在同一时期,普利制药将其开展的不具有控制权的乙酰碘化物、碘化物(碘佛醇专用)和酵母抽提物贸易业务按总额法进行核算。这一不当核算方式导致2021年多计营业收入7799.73万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5.17%;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更是达到5925.97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3.28%。
综合来看,普利制药在2021、2022年虚假记载的营收金额合计高达10.29亿元,并且占该2年披露的年度营业收入合计金额的31.04%;虚假记载的利润总额金额合计达6.69亿元,占该2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73.83%。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1年,也就是普利制药业绩造假的第一年,其营收增速就降至个位数,而净利润增速更是同比转负。2022年,普利制药的净利润增速依然为负值。到了2023年,普利制药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呈现负增长态势,分别同比大幅减少19.43%、70.88%。当年,普利制药的扣非净利润更是由盈转亏,达到 -1256.74亿元。
图片来源:普利制药官网
不过,普利制药也并非没有尝试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其一直在积极探索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年底,普利制药已经取得欧美等市场的制剂生产批件178个,产品覆盖30多个国家及地区。其中,普利制药的地氯雷他定片出口德国,市占率位居第二,仅次于原研厂商诺华。然而,短期内海外市场难以成为普利制药的第二增长极。从2020年至2023年,普利制药海外收入占比一直维持在10%至15%之间。
本文围绕普利制药虚增业绩事件展开,详细阐述了其虚增业绩的具体情况、对营收利润增速的影响,同时也提及了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探索。普利制药因虚增业绩面临股票可能终止上市的危机,尽管在海外市场有一定布局,但短期内难以依靠海外市场扭转局面。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