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术失败到精准推拿先驱,北大才子的传奇转身 手术意外改写人生,北大医学生用推拿重塑医学梦想

北大医学生张乐超经历脊柱牵引手术失败后,从卧床不起到接触中医推拿重获健康,进而辞去三甲医院工作,创立“精准推拿”工作室,将传统推拿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并开设培训班传递技艺的故事。

1993 年,张乐超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他顺利考入北大医学部,主攻公共卫生专业。在同学们眼中,他无疑是典型的学霸,成绩十分优异,职业规划也清晰明确。2017 年底,他毕业后进入北京的一所三甲医院工作,负责公共卫生事务。

然而,这份看似光鲜亮丽的工作背后,却有着许多琐碎的任务。他需要管理打印机墨盒,还要撰写科室公众号推文,可自己所学的专业却很少有发挥的空间。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公众号推文的字体、色号、边框粗细,渐渐地,张乐超对这份工作失去了热情。

命运的转折点来得猝不及防。2018 年夏天,在一次体检中,张乐超被诊断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作为有着西医背景的医学生,他选择了西医治疗,进行“椎体内牵引手术”。

“我的手术进行得并不理想,可能是我本身骨骼相对比较脆弱,手术过程中发生了压缩性骨折。”张乐超回忆道,这是一场半麻手术,术中他疼晕了过去。术后醒来,他发现自己的腰部已经无法活动。

躺在床上的他,忍受着“骨头磨骨头”的剧痛,腰部使不上一点儿劲儿,根本没办法站立、行走。更让他痛苦的是心理上的落差,生活全靠母亲照料,甚至洗澡都要由母亲帮忙擦洗身体,那一刻,张乐超感觉自己的个人尊严碎了一地。失去了经济收入的他,也给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生活需要家人照料,二次手术的时间和效果都不确定,张乐超的脑海里全是“未来怎么办”的疑问。在医院上班的日子已经回不去了,他曾试图通过自学编程、设计谋生,在线上兼职做产品经理,但收入十分微薄。

“面对巨大的创伤,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根本来不及痛苦,只能立刻开始想办法。”张乐超说,“爸妈没有给我任何压力,他们只希望我的身体能变好。”于是,张乐超一边想办法兼职赚钱,一边寻找恢复身体的办法,他看腰椎病的论文,找同学、同行咨询。没想到,转机源于一条朋友圈。

这条朋友圈是张乐超在手术前发的,他拍了一张自己的照片,配文“终于要手术了”。做中医推拿师的马大夫私信他:“你的问题可能不需要手术。”这名医生是张乐超在非洲马拉维做毕业设计时结识的,平时几乎没有联系。当时的张乐超对这条私信并未在意,但术后卧床的他没有更多选择。抱着一丝希望,他在母亲的搀扶下找到了马大夫——一位藏身北京居民楼里的民间推拿师。

马大夫话不多,直接让张乐超在按摩床上趴下,上手摸了摸他的脖子和腰背,便做出了诊断。张乐超记得他说:“你的问题是脖子引起的,治腰没有用。”接着,马大夫避开张乐超经过手术的部位,开始推拿。

整个推拿过程只有 20 分钟左右,让张乐超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和常见的推拿师不同,马大夫没有把他的关节、骨头掰来掰去。推拿结束后,张乐超坐起身来动了动脖子,似乎灵活了一些,下午回家之后,他睡了一觉。

醒来后,张乐超发现腰部的肌肉开始一点一点有抽动的感觉,并逐渐恢复了力量。尽管对马大夫的经络、正骨理论依然半信半疑,但身体的真实变化让他不得不重新思考“为什么这套方法能奏效”。

经过推拿治疗和复健,恢复健康的张乐超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医推拿开始自学相关知识,并拜访了许多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他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许多传统中医师傅虽然技艺高超,但却无法用科学的语言解释他们的治疗方法。“他们更多地依赖于口语化的表达,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相对薄弱。”张乐超解释道,“比如有的按摩师按了你的脖子,说你脖子附近有斑块,实际上这是脂肪积到血管壁上造成的淤积。”

他开始以医学生的视角解剖推拿过程。通过触摸、记录和分析,他发现马大夫和其他一些民间口碑很好的按摩师傅的手法,本质上是通过精准调整脊柱关节位置,解除神经压迫。这与西医解剖学中“骨骼错位导致肌肉代偿”的原理不谋而合。张乐超意识到,传统推拿的“玄学外壳”下,藏着未被科学阐释的人体力学智慧。

这个过程看起来像是修复一件老旧的家具,把变形的螺丝、钉子给一点点按回去。“力量掌握需要精准,绝对不可以用蛮力去掰,因为骨骼的偏移通常是毫米级的。”张乐超解释道,他在帮病患按摩的时候,只用摸、捏、推、顶这四个动作,他在诊疗室演示了他的按摩方法,一只手按在病患的局部椎骨的位置,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按住那截骨头往上揉。

2019 年 10 月,张乐超辞去医院编制,在北京一栋商住两用公寓里创办了自己的推拿工作室。他摒弃传统推拿“掰骨”的操作,提出“精准推拿”理念:基于解剖学定位,以毫米级精度调整关节,避免正骨的风险。工作室的宣传图是张乐超自己设计制作的,上面写着“不咔咔掰的柔性正骨”。

从手术失败到精准推拿先驱,北大才子的传奇转身 手术意外改写人生,北大医学生用推拿重塑医学梦想

张乐超在给病人治疗

褪去名牌大学、三甲医院的光环,张乐超坦言:“医学的真谛是让人少受罪。”他用一双手,重新定义了“站着生活”的意义。

最初的日子并不容易,工作室的运营面临诸多困难,深藏于高楼中,开张的第一个月,根本没有人来。“我想要不要做几次免费体验,传单都印出来了。”就在他正纠结下楼发传单的时候,第一个病人上门了。

这是一名在附近写字楼里工作的金融从业者,因颈椎病辗转多家医院,但治疗效果不佳,午休时看到张乐超在社交平台上的推广,便团购了一个 258 元的“尝鲜套餐”。第一位病人来访,张乐超使出了浑身本事。治疗之后,客人稍微活动了一下就离开了,“结果第二天他就把他们公司中层的所有人都叫来了。”张乐超回忆道,至今他仍和这位病人保持着联系。

口碑迅速裂变,张乐超推拿工作室的收入也稳步提高。在社交平台的“休闲按摩”分类上,张乐超的工作室冲到了大望路区域的“口碑第一”。

汹涌而来的流量也带来了其他问题:同行举报他“冒充北大学生”,职业打假人盯着宣传文案挑刺,甚至北大校友群将他踢出,认为他“丢了母校的脸”。但张乐超的坚持逐渐赢得了认可。

作为一名接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人,张乐超深知要想让中医推拿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必须将传统经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于是,他决定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中医推拿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优化。通过大量案例的研究分析,张乐超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基于人体解剖学原理的推拿手法。例如,在处理脊柱问题时,他会根据具体的骨骼结构来确定最佳的施力点,而不是简单地按照传统的方法来进行操作。“每一个动作都要精准到位,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张乐超说。

2020 年,他开设培训班,课程融合解剖学图谱、生物力学分析和临床案例,学员需通过 6 个月实践考核才能结业,张乐超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还有不少患者家属专程来北京,就在工作室附近租房学习。一位曾经营美容院的学员告诉记者:“以前推拿全凭感觉,现在才知道每块骨头的位置都有科学依据。”如今,张乐超的“精准推拿”技术已成为中国商业技师协会的认证项目。

从手术失败到精准推拿先驱,北大才子的传奇转身 手术意外改写人生,北大医学生用推拿重塑医学梦想

张乐超教授学员精准推拿方法

如今的张乐超,褪去了北大精英的光环,却找到了更踏实的幸福。他的团队仅 6 人,坚持“小作坊模式”经营,年收入却超过百万。张乐超认为自己的性格与之前也有了变化,刚毕业的他非常渴望成功,“以前会觉得我要挣钱,我要出名,但现在我想要的是平静的幸福。”张乐超说。

回顾过往,张乐超淡然道:“手术失败是灾难,也是礼物。它让我看到真正的医学不该是器械厂商的提线木偶,而是要减轻每一名病患的痛苦。”

目前,张乐超的工作重心已经从按摩转向教育,在采访的最后,他摸着腰间的疤痕说:“如果有一天我体力衰退按不动了,希望我的学生能继续传递这套方法。”

张乐超常对学员说:“未来 AI 会取代所有流程化工作,但人类对手的温度与判断永不可替代。”在他眼中,推拿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共情——正如他瘫痪时马大夫的那双手,托起的不仅是一节节错位的脊椎,更是一个年轻人破碎的人生。

北大医学生张乐超手术失败后接触中医推拿,发现其中的解剖学逻辑,随后辞去医院工作创立“精准推拿”工作室。他克服初期困难,赢得口碑,还开设培训班将传统推拿与现代医学结合。如今他褪去光环收获幸福,工作重心转向教育,希望学生传承技艺,体现了他对医学本质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共情。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1662.html

(0)
六合柯慧六合柯慧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