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童心·初心·匠心——《幼儿文学创作与出版:‘男婴笔会’口述实录》新书座谈会展开,介绍了该书的创作背景、“男婴笔会”的创作成果,以及作家们对于幼儿文学的理念和看法。
日前,一场意义非凡的新书座谈会在北京盛大举行。此次座谈会由接力出版社主办,主题为“童心·初心·匠心——《幼儿文学创作与出版:‘男婴笔会’口述实录》”。这本新书凝聚了众多幼儿文学创作者的心血,它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原社长李学谦精心撰写,笔会成员金波、高洪波、白冰、葛冰、刘丙钧及编者张晓楠进行口述。书中以口述实录这种别具一格的形式,带领读者回顾了二十余年来,创作者们在幼儿文学创作和编辑出版领域的点点滴滴,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在这片领域中的不懈探索与积极实践。
本书的作者李学谦在座谈会上深情地谈到,“男婴笔会”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幼儿文学创作团体。他们依托《幼儿画报》《婴儿画报》这两个重要平台,辛勤笔耕了二十余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累计发表了近万篇(首)幼儿文学作品,为广大中国孩子提供了极为优质的阅读资源。“男婴笔会”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创作实践,已然成为中国幼儿文学史和少儿出版史上一段令人称赞的佳话。李学谦还透露,为“男婴笔会”写一本书的想法,早在十余年前就已在他心中萌芽,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想法一直未能付诸实践。直到2021年,这个计划才正式启动。
对于该书为何采用“口述实录”的方式,李学谦也给出了解释。他表示,这种方式能够更加自然、流畅、真实、客观地记录当事人对往事的回忆,从而确保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整个创作过程耗时三年多,终于将这段珍贵的幼儿文学史料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在座谈会上分享了自己对于儿童文学的独到见解。他一直主张儿童文学应该是快乐文学,并且始终在自己的创作中贯彻这一主张。他认为,童真、好奇心和对未来世界的渴望,是不论任何年代的孩子都共同拥有的特质。而“快乐文学”并不是狭义的、盲目的快乐,而是从发自内心的智慧、机敏和幽默所传导出来的快乐信息。这种信息会潜移默化地贮存在小读者的心灵深处,在让孩子们欢笑的同时,更能启发他们思考,使他们视野开阔、性格豁达、谈吐风趣,将来即使面对苦难也能保持一种达观的心态。
儿童文学作家葛冰和刘丙钧也都认同幼儿文学应该是快乐文学这一观点。他们的创作实践与生活紧密相连,葛冰回忆起童年时自己玩“点豆成兵”的幻想游戏,这段独特的童年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而刘丙钧的幼儿文学创作之路则几乎与女儿的成长同步,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他不断汲取创作的养分。儿童文学作家、接力出版社总经理白冰则强调,对于儿童文学作家来说,童年体验和童年记忆是非常重要的。要强化童年体验、保持童心,就需要尽量多接触孩子、家长和老师,关心孩子的问题、教育问题,感知当下孩子的喜怒哀乐。
接力出版社社长黄俭在座谈会上指出,“男婴笔会”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的创意训练和内心深处对彼此的价值认同。他鼓励今天的年轻人在AI时代,也要像“男婴笔会”的作家们一样,成为有创意的训练师,努力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介绍了“童心·初心·匠心——《幼儿文学创作与出版:‘男婴笔会’口述实录》新书座谈会的相关情况,阐述了“男婴笔会”的创作成果、该书的创作背景和方式,以及多位作家对幼儿文学的看法和理念,还提及接力出版社社长对年轻人的期望,展现了幼儿文学领域的创作活力与发展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