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政策松绑,银行跟进背后暗藏哪些危机? 消费贷额度扩容,金融机构风险几何?

本文聚焦银行在金融监管总局和央行要求下,对消费贷产品进行“提额延时”调整的情况。详细介绍了多家银行的具体调整举措,同时分析了消费贷政策松绑背后的机遇与风险,提醒借款人和金融机构关注潜在问题。

在金融监管总局、央行接连发文,明确要求金融机构拓宽消费贷年限、提高消费贷额度之后,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近期众多银行迅速跟进相关政策举措,纷纷推出相应的消费贷产品。这些产品在额度和期限上有了显著变化,部分产品的贷款额度从原本的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线下提款的最高额度更是可达5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达到了7年。

业内人士认为,个人消费贷额度的扩容,有利于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的授信产品。对于传统的消费需求来说,延长贷款期限能够降低每期的还款金额,进而减轻消费者的还款负担。

然而,消费贷“松绑”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借款人而言,还款期限的延长容易使其陷入长期的债务陷阱;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宽松的贷款条件可能会吸引更多高风险客户,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此外,如果消费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等投机领域,将会干扰宏观调控的效果,削弱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多家银行密集调整

原本就深陷消费贷价格战的银行,此次迅速响应消费贷“提额延时”的政策导向,积极优化相关消费贷产品。它们不仅再次下压消费贷利率,还延长了贷款期限、提升了贷款额度。

多家国有银行纷纷跟进。中国银行率先提高了消费贷产品的额度,例如“中银E贷”,资质最优的客户最高可申请到30万元的贷款额度,而此前这一额度为20万元。“随心智贷”的贷款额度也从原来的30万元提升到了50万元。在贷款期限方面,“中银E贷”为1年期,“随心智贷”的还款期限则从3年延长至5年。

工商银行的“融e借”也执行了新的贷款政策,贷款期限最长延长至7年,最高执行的标准额度为30万元。

在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的“闪电贷”调整力度最大。据该行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客户可以选择12个月(1年)、24个月(2年)、36个月(3年)、60个月(5年)、84个月(7年)等不同的还款期限,最低贷款利率为2.58%。不过,具体的期限和利率会根据客户的资质有所不同。记者了解到,该产品采用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最高借款额度为30万元,但线下提款最高可至50万元。以贷款50万元、2.68%利率、7年的等额本息方式计算,累计利息约为4.89万元,贷款人每月需还款6534.79元。

浙商银行则推出了“云信贷”产品,最高额度可达100万元,授信期限最长为60个月,即5年,贷款年化利率为单利2.70%,具体以客户最终签署的合同借据为准。

在城农商行中,江苏银行率先下压利率至2.58%,宁波银行“宁来花”叠加专享优惠券后利率最低可达到2.49%,北京银行“消费e贷”为部分客户发放限时优惠券后利率也能降到2.5%,浙江萧山农商行个人消费贷利率最低可至2.4%。

一位股份行人士表示,未来政策支持为银行提供了更广阔的操作空间,预计还会有更多银行跟进调整消费贷产品。

警惕债务风险

银行此次密集跟进消费贷政策调整,除了政策导向明确之外,更多是基于自身的深层次考量。自各家银行掀起利率竞争以来,个人消费贷业务就变成了一门“薄利多销”的生意。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政策的重点之一是对消费贷进行纾困,通过“提额延时”,能够缓解部分贷款人的资金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升至3.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6%,其中信用卡、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等不良贷款余额增幅较大。在此背景下,银行迫切想要出清手头的不良资产,纷纷进行密集转让。据银登中心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额达到1100亿至1300亿元,这一规模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3月份个人消费贷款及经营性贷款的不良资产占比达到83.4%,规模达到93.22亿元。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个人消费贷款纾困的核心价值在于为暂时陷入困境的借款人减轻还款压力,防止因短期资金周转不灵而逾期,保障其在消费中的资金流动性,让消费支出更加从容。

不过,消费贷政策“松绑”后,业内对这部分债务暗藏的风险担忧也有所上升。对于借款人来说,消费贷“松绑”看似是缓解资金压力的及时雨,实际上可能暗藏长期债务陷阱。某股份行信贷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笔20万元、年利率5%的消费贷,若贷款期限从3年延长到5年,总利息将从3万元涨至5万元,涨幅超过六成。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消费贷政策的放宽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一位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放宽的消费信贷政策可能吸引高风险客户群体,从而导致不良贷款率出现上升趋势。在经济下行阶段,若发生集中违约现象,金融机构的利润将遭受冲击,资本充足率也会面临压力,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

此外,如果消费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等投机领域,将会干扰宏观调控的效果。从今年2月央行披露的金融数据来看,居民短期消费贷款意愿尚显不足,2月居民短期贷款减少2741亿元,前两月合计同比多减1898亿元。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家银行响应政策对消费贷产品进行“提额延时”调整的情况,包括国有行、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的具体举措。同时指出消费贷政策松绑虽能缓解部分贷款人压力,但也暗藏借款人陷入长期债务陷阱、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上升、资金违规流入投机领域干扰宏观调控等风险,提醒各方警惕。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852.html

(0)
东京迎荷东京迎荷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